
天貓國際自2014年開始涉獵跨境電商平臺,一路走來既有成功也有坎坷,這都成就了天貓國際。今天我們在雨果大會(點擊進入>>2016雨果網大會專題)上聆聽來自天貓國際公共事務總監王浩洋的分享,他的分享主題為:跨境的力量勢不可擋。(以下為速記整理)
跨境為什么會出現?我覺得歸根到底還是因為消費的升級,是不斷升級的消費需求與國內供給之間的矛盾造就了跨境零售進口這個新業態的誕生。每年有上億的國人到海外出境游,去年人數達到了1.2億,在海外的消費達到了1.5萬億元,其中一半是在國外買商品。這種模式下無論是生產、消費、稅收還是服務都留在了國外。而我們要做的就是把這部分消費引流回國內。
消費者觀念也在發生變化,開始的時候大家買跨境都是買的母嬰產品,主要是奶粉、尿不濕等等。慢慢拓展到了美妝、洗護用品、然后拓展到了服裝、箱包,最近又開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在平臺上買零食以及家具百貨等日常用品。
隨著跨境平臺上的品類越來越豐富之后,大家覺得跨境是給他們的生活打開了一扇大門,通過這扇大門大家可以發現和感受到認知到國外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生活方式,通過這扇大門能夠享受到更加健康、便捷、安全和前衛的一些生活,天貓國際已成為全球生活的主平臺。
消費者觀念和年齡層的變化成了最大的驅動力。跨境零售進口的主要消費人群是70后、80后、90后,這三部分人群加起來是接近6億人的主力消費人群。
與此同時,00后,10后,這群從小就受父母消費習慣的熏陶,從小就面臨來自世界各地的琳瑯滿目的商品,從小就有全球觀,成為消費者以后也是一個全球化的消費者。
撤離的海外商家通過跨境電商回來了
前幾年,有很多海外商家撤離了大陸,因為在這里經營成本太高了,租房的成本、人工的成本、裝修的成本以至于收益抗不住。
但是這兩年我們發現越來越多的海外商家和企業又回來了,但是這個回來不是原來的那種回歸,而是有一種新的模式,就是通過跨境零售進口,通過線上回來了。而且這種回來是一種升級,打破了地域的格局。
此外,海外商家回來以后,它的觀念也是在發生變化。以前商家總是覺得進入了一個新的市場,商品本地化非常的重要,要適合當地的人口特殊的需求。現在大家發現,原裝也是非常的重要,就有那么多的消費者要的就是原裝的商品。
對于平臺來說,招到海外的商家是第一步,更重要是怎么幫助他們成長起來。這個時候就是怎么樣把握好的商品、好的商家,如果消費者不知道這個商品怎么好,為什么好,那么即使他有錢也不會去購買。
一個成熟的跨境市場也不應該是一個價格更低的這么一個市場,應該是能夠向消費者介紹好商品的市場。
消費者發生了變化,商家也變化了,自然而然商業模式的鏈路、模式都是會發生變化。原來海外的商品要到中國消費者的手中,要經過品牌方,經銷商、出口商、進口商、總代等等好多道手續,才可以最后到消費者手中。有了互聯網,則必然是會把商家和消費者直接聯系在一起,通過互聯網這種模式,一定能夠把中間這個鏈路壓縮到三層以內。
4.8新政,確實給行業帶來了很大的沖擊,大家都經歷了4.8之后那幾周業務的波動,當然,政府還是很關心這個業態,很快出臺新的政策,暫緩新政的實施,給予了過渡期的政策。
在這個過渡期期間正在研究制訂適合跨境發展新的政策,政策制定者在考慮幾個問題,一個就是跨境和大貿的關系,是標準、是責任的問題等等。這些我們覺得從政府的角度來講思考這些問題肯定是沒有錯的。
作為跨境電商其實這些問題也是我們要考慮。需要我們把真實的情況,我們好的做法、意見和建議告訴政府,幫助政府制訂好的政策。
現在是互聯網的時代,跨境誕生之后,消費者已經發生了變化,商家也發生了變化,貿易的模式渠道都在發生變化,跨境的力量是不可擋的。我們現在雖然在做的是國內的業務,我們現在的規模也不大,但是我們在做的業務的影響卻是全球性的,全球的生意會因為跨境而發生改變,貿易格局也會因為跨境而發生改變。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做的更加的堅決,不要彷徨,不要猶豫。
最后還是要回到開始所講的,我們不是在簡單的賣商品,我們是在解決社會的問題,我們是在推動社會的發展,讓我們一起來為此而努力。謝謝大家!
(文/雨果網 李博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