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過去兩周,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政策上演了堪比“過山車”的戲劇性轉折——從宣布豁免到改口威脅,從對華加稅到自食苦果,全球供應鏈和資本市場不斷在混亂中震蕩。這場由白宮主導的“政策變臉秀”,不僅暴露了美國貿易戰略的矛盾性,更讓世界看清了一個事實:美國政府真的是一個巨大的草臺班子!
首先,我們來看看,美國為什么要打關稅戰?
表面理由:讓美國制造業回流
美國現在確實有個頭疼的問題:買東西太多,賣東西太少。2024年貿易逆差高達7,780億美元,其中和中國做生意就占了近四成。
這事兒得從30年前說起。美國把工廠搬到中國、越南等低成本國家,自己留下賺錢多的高端產業,例如芯片設計、創新藥等,但卻導致了本土制造業萎縮。現在發現:一旦爆發戰爭或全球危機,美國基本物資都造不出來,連口罩、抗生素等基礎醫療物資都要依賴進口,這能不慌嗎?
于是,特朗普政府聲稱,通過加征關稅可抬高進口商品成本,削弱外國產品競爭力,倒逼企業將生產線遷回美國,從而重振本土制造業、增加就業,一來進口貨貴了,美國貨就能多賣點兒,二來也可以通過關稅+技術封鎖,不讓中國產業升級,降低中國的威脅。
但實際上,這樣的關稅戰真能讓美國制造業復活嗎?答案是,很難!
首先,從成本和供應鏈壁壘來看,美國制造業人力成本是中國的4倍,且缺乏完整的產業鏈配套。例如,若iPhone完全在美國生產,售價將暴漲90%至2278美元(數據來源:MIT研究),遠超消費者承受能力。
第二,從生產效率與技能斷層方面看,中國工人經過幾十年的磨煉,專業素質與生產效率已經遠超美國。以玩具制造業為例,美國連模具維修人才都極度匱乏,生產線停工后需依賴中國技術支持。
再來回顧一下歷史教訓。1930年,美國曾通過《斯姆特-霍利關稅法》,對2萬種進口商品加稅。結果,全球貿易縮水65%,美國出口暴跌61%,加劇了經濟大蕭條,間接導致二戰爆發。2018年,特朗普實施鋼鋁關稅后,雖短期提振美國鋼鐵業,保護了14萬鋼鐵工人,卻最終導致下游汽車、機械行業成本上升,沖擊了650萬下游從業者,損失了更多就業崗位。一味加征關稅,反而坑了美國人自己。
那么,這樣一場脫離實際的“重振美國經濟計劃”,特朗普手里這么多智囊團,難道一個都看不懂?為什么特朗普政府依然要魯莽地對全球實施這么荒唐的“對等關稅”政策?或許真相,正在浮出水面。
朝令夕改:關稅政策與資本收割的“雙重游戲”
我們來好好分析一下時間線。
4月2日,特朗普宣布,對全球征收“對等關稅”,美股直接暴跌,刷新了近5年來最大單日跌幅紀錄。股民大罵特朗普,對他的政策表示反對,但特朗普不為所動,還在社交平臺發文讓美國人民“挺住”。
4月9日,股市開盤后,特朗普在社交平臺發文“這是買入的大好時機!!!DJT”,還鼓勵美國民眾“冷靜點,一切都會順利解決”。有人說帖子里的“DJT”有雙重含義:該縮寫既是特朗普全名(Donald John Trump)的首字母,也是其旗下公司“特朗普媒體科技集團”(Trump Media & Technology Group, TMTG)的股票代碼。
僅僅過了幾個小時,特朗普宣布對除中國以外的其他國家暫停征收關稅,為期90天,這話剛說完,美國的3大股就集體暴漲。TMTG股價當日收盤上漲22.67%,遠超標普500指數9.52%的漲幅。川普持有TMTG53%的股份,單日持股市值暴增4.15億美元。
接著,一則非公開視頻被曝光,白宮的一個助手馬丁上傳了一段畫面,特朗普在白宮中與幾位富豪談笑風生,他指著其中一人稱“你今天賺了25億”,又轉向另一人說“你賺了9億”,現場笑聲不斷。
關稅戰一開打,就有人懷疑過懂王實際上是在炒股賺錢。這個視頻一爆出來,算是坐實了!多家外媒懷疑:這場攪動全球的風暴背后,藏著一場精心設計的資本收割!
而且,這還沒有結束!美國海關4月11日宣布,聯邦政府已同意對智能手機、電腦、芯片等電子產品實施關稅豁免。此消息一出,蘋果等科技巨頭股價應聲上漲,市場短暫回暖。
緊接著,美國海關又發布聲明說,由于報稅系統突發故障,因此所有特朗普“90天暫停期”內的國家商品,以及已經在海上運輸的中國貨物,在進入美國時都不會繳納關稅。
然而形勢又迅速轉變,美國商務部長隨即發表聲明,明確指出這僅為"暫時性豁免"。美國總統特朗普當地時間4月13日也在社交媒體上發文稱,“沒有哪個國家能在關稅問題上脫身,中國尤其如此。”
從關稅豁免到恢復征收,再到重新調整,這種反復無常的政策令國際市場一時難以準確判斷美國貿易政策走向,導致全球市場持續面臨不穩定因素!
越來越多人認為,特朗普發動關稅戰根本就是玩兒虛的,只是戰略訛詐,美國有關部門根本就沒有做好加征關稅的準備,特朗普只是想在4年任期內利用身份的“信息差”,操縱股市,利用內幕信息牟利賺錢。且特朗普本人因總統身份享有刑事豁免權,其家族成員則以“私人投資”名義規避審查。這就是中國為什么要禁止公務員經商的原因所在。
當然,這樣的推論是否屬實,我們無法確定,但能夠確定的是,經濟全球化的趨勢已經不可阻擋,任何試圖用關稅壘墻阻擋經濟規律的國家,最終只會困死自己。就像這次特朗普加征關稅后,美國并沒有等來“制造業回流”,卻先引爆了企業裁員潮和民生通脹炸彈。當白宮高呼“讓美國工廠再次偉大”時,流水線工人正排隊領取失業救濟,超市貨架上的雞蛋價格則在瘋狂上漲,引發多地搶購沖突。
這場關稅鬧劇,如同一面魔鏡,既照出了美國政府的荒誕與短視,也映射出全球化時代下逆動者的必然困境。貿易壁壘或許能制造一時的市場波動,卻無法扭轉全球產業鏈數十年形成的效率配置,保護主義或許能收割短期的政治紅利,卻終將反噬國家長遠競爭力。
全球化不是哪個國家能單方面“退群”的游戲,而是生產力發展不可逆轉的潮流。違背經濟規律的政策,終將淪為一場自導自演的荒誕劇——幕布落下時,舞臺上一片狼藉,觀眾席空無一人。
(來源:小捷聊跨境)
以上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場!本文經原作者授權轉載,轉載需經原作者授權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