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個人都希望訂單能當天送達,可是誰愿意為它買單呢?
雨果網從外媒近日的報道中了解到,隨著年終購物季來臨,商家面臨了這樣一個問題。他們希望給消費者帶來迅捷的服務,但是卻要面對當天送達所需的各種成本,比如燃油費、人力、基礎設施等,這對商家來說是一個難以逾越的挑戰。
今年亞馬遜向Prime會員推出了當天送達服務,這也讓其他商家如臨大敵。現在亞馬遜已經在23個城市推出了當天送達服務。而亞馬遜這么做了,其他零售商不會視而不見,肯定緊跟這個節奏。
當日達物流公司Deliv的首席執行官Daphne Carmeli表示,“過去的一年半到兩年內,亞馬遜一直在推動當天達服務成為行業標準,如果你是零售商,你也必須加緊跟上這個標準。”
當然不算上它在西雅圖開的書店,亞馬遜不用支付實體店維護成本。而且除了零售業,其他的領域也能給它帶來收入,比如它的云計算,所以它有資本提供別人無法提供的配送服務。
“零售商如果在亞馬遜開辟出的道路上與它競爭,肯定會處于不利地位,”配送行業的專家Satish Jindel表示,“要花費很長的時間才能承受住這樣的成本,這對零售商來說是個很大的挑戰。”
十多年前,提供當天達對許多零售商來說是一個不切實際的問題。而隨著互聯網第一次爆炸性發展,像Kozmo.com這樣的公司在紐約無處不在,許多員工背著紫色的快遞包給顧客送小吃和日用品。但是這樣并不能盈利,因此很多公司破產,這也給未來的發展帶來警示。
15年后,情況不同了。司機可以輕松用手機GPS定位,越來越多實體店零售商加快送貨步伐,把商店當成倉庫,隨著Uber、Taskrabbit的發展推廣,越來越多的人進入“即時服務”這個行業。
所以越來越多的零售商接受了當天送達服務的挑戰。Deliv公司和梅西百貨、Kohl's、Express和Williams-Sonoma等實體零售商合作,推廣當天達服務。梅西百貨在17個城市提供當天達服務,這個月Kohl's把這個服務推廣到了9個城市。
Etsy也在紐約地區推出了當天達服務,訂單幾個小時內就能送達,費用是15美元。蘋果則和Postmates合作,在紐約和舊金山提供當日達服務。
Uber也涉足了這一行業,10月它在紐約、舊金山、芝加哥推出了UberRush服務,讓這些地區的小型企業可以免費注冊,然后為它們的消費者提供當天達服務,在紐約,這一服務的起步費是3美元,每公里增加2.5美元,最低費用為5美元。芝加哥和舊金山費用稍微不同。
此時正好可以趁著年終購物季測試消費者對這項服務的反應。當然也并不是所有企業都能發現顧客的需求。
比如eBay在7月份關閉了它的eBay Now服務,公司稱它正在測試更貼近消費者需求的服務。
當天達物流服務商Grand Junction的負責人Rob Howard表示,eBay Now的運營模式成本高,無法維持,因為它是讓司機去零售店買到產品后再進行配送。和配送已經打包好的訂單不一樣。
不過當天達服務的成本仍然是一個痛點。亞馬遜免費提供當天達服務,因為其他渠道可以補貼它。而其他零售商一般都要收取5-20美元的費用,這也讓一些用戶望而卻步。
配送速度快這一點在一些情況下也許可以抓住顧客的忠誠度,一位名叫Dugan的用戶不常使用當天達服務,最近他利用亞馬遜的Prime Now服務給自己的辦公桌定了一個墊子。“從我下單到訂單送達就一個多小時的時間,真的很給力,”他說,“我不能保證我什么時候都用這個服務,不過如果有時急需某些產品,這個服務就能提供非常棒的購物體驗。” (編譯/雨果網 張凱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