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適度樂觀”是商務部對今年出口貿易前景持有的態度,但復工難、招工難仍是當下出口行業需要解決的問題,這也是各地出臺復工復產政策的原因。如今,國外新冠肺炎病例的激增又給出口行業增加了不確定因素。
據國外多家媒體報道,韓國、日本、意大利、伊朗、美國等國家已有新冠肺炎的確診病例。截至北京時間25日17時,中國以外共33個國家和地區新冠肺炎報告累計確診病例2505例,死亡38例,治愈226例。其中,韓國累計確診病例977例,治愈22例,死亡10例;日本包括“鉆石公主”號郵輪感染者在內累計確診851例,治愈22例,死亡4例;意大利累計確診270例,治愈1例,死亡7例;伊朗累計確診61例,死亡15例。
但是,面對斷貨風險、資金壓力等問題,出口企業、外貿工廠以及跨境電商賣家們都希望在做好防疫措施的情況下有序復工,恢復正常運轉。
復工人員過半,加班加點趕工
“沒有哪一年像今年那么希望回廠里上班。”
臘月二十九回家,大年初三就回工廠,老柯在家里只待了四天就趕回廠里上班,因為廠里急需人手。他走后的第二天,村里就通知封路了。
疫情期間,村里封路
老柯所在的工廠是泉州一家老牌外貿鞋服工廠,他是一名車間組長,廠里去年有1萬多名工人。去年這個時候,工廠早已全員復工,但是從2月10日通知復工到2月24日,一個車間原來200多號人,現在才到了100來個,整個工廠復工的人差不多一半。
作為老牌工廠,他們并不愁訂單,年前已經談好的訂單,在人員充足的情況下能夠做到6、7月。復工人員不足導致的產能不足,成了外貿工廠的困擾。
老柯說,現在這種情況,石獅晉江等地方百來人或者幾十人的小工廠更是沒法開工,即使有訂單也沒法做,因為小廠更缺工人。疫情還沒結束,招工也不現實。
作為一名普通的外貿工廠職工,對于疫情,老柯沒有過多擔憂,廠里有食堂,并且封閉式管理。最近他和組員們都在加班加點的趕工,相比往年卻更有干勁,他們為現在還有一份能夠養家糊口的工作而慶幸。不久前,廠里給他們提高了工資待遇,每件提了工錢,一個月可以多賺1000多塊。廠里也有住房補貼,他們每個月只需付180塊房租,前幾天還通知免去了他們2月份的網費。
廠里人來自全國各地,老柯的工友中,來自湖北、江西、廣西等地的人就有不少,前陣子封村封路,加上泉州、石獅、晉江等地的管控措施,他的許多工友目前還在老家待著。不過,這種情況接下來可能會有所改善,“現在出了政策,車馬費可以報銷,省內的回來可以報銷150元,外省的回來可以報銷300元。這幾天應該會再回一些。”
雨果網在百度地圖慧眼遷徙大數據中發現,2月22日,排名前100的全國熱門遷入地(目的地)中,泉州遷入人口數量占全國遷入人口總量的0.94%,排名第21。而在2月10日時,排名前100的全國熱門遷入地(目的地)中,泉州遷入人口數量占全國遷入人口總量的0.40%,排名第41。也就是說,2月10日之后,泉州的遷入人口逐步增加。
(截圖來自:百度地圖慧眼)
此外,2月22日,深圳市遷入人口數量占全國遷入人口總量的3.53%,東莞市遷入人口數量占全國遷入人口總量的3.21%,廣州市遷入人口數量占全國遷入人口總量的3.16%,佛山市、蘇州市、杭州市、成都市、中山市、上海市、寧波市等也是遷入人口較多的城市。這跟商務部最新公布的外貿企業復工情況基本吻合。
2月21日,商務部召開穩外貿穩外資促消費網上政策吹風會,會上披露,浙江、山東等省重點外貿企業復工率均在70%左右,廣東、江蘇等外貿大省復工進度也較快。
在西部地區,四川省重點外貿企業復工進度處于前列。全國范圍外貿企業復工進展情況符合預期。總體看,東部沿海地區外貿企業復工進度快于中西部地區,龍頭企業、跨境電商企業復工情況較好。
海外建廠,成了“不幸中之大幸”
“復工可發貨第一天,竟然興奮到睡不著!”璽堡家居深圳工廠復工后,吳政光激動地發了一條朋友圈。
他是一名職業電商經理人,現在負責璽堡家居的電商業務。1月底,因為工作需要,他飛了一趟馬來西亞,了解璽堡家居海外工廠的情況。
他告訴雨果網,這次疫情對璽堡家居的出口業務沒有造成太大損失,主要就是因為璽堡家居在海外的工廠,包括原材料、組裝和出貨三個工廠,1月底已經相繼復工。原材料也直接在馬來西亞當地采購。他感慨了一句“不幸中之大幸。”畢竟,海外建廠是被”逼“出來的。
去年10月,恒昂工貿(璽堡家居在做出口報關報稅時的主體)上了美國商務部公布的反傾銷稅率部分企業名單,被核定的反傾銷稅率為162.76%。為了降低成本,璽堡家居在馬來西亞一口氣投資建設了3個工廠,承接訂單。沒想到在此次肺炎疫情中,海外工廠成了璽堡家居穩住業績的最大資本。
璽堡家居在馬來西亞的工廠
據吳政光介紹,璽堡家居在泉州的工廠已經復工,泉州工廠大部分工人是本地人,多數已經到崗,但很多管理人員和業務人員是外地人,依然只能在家辦公。深圳工廠也已經復工,但是處于疫情重區,需要根據當地的疫情控制情況,隨時都有中途停止復工的可能。
“國內是租憑國有土地建廠,這兩個月的租金都免了,唯一是工資這塊,雖然延期復工,但得正常發給工人。”
國外疫情爆發,不確定性因素并未減少
吳政光坦言,此次疫情也給公司帶來了一些突發情況,比如有個工廠原來有6名發貨工人,臨時被叫停3名,原因是隔離期不足十四天。
疫情給外貿行業帶來諸多不確定性,比如疫情的結束時間、工人的返程時間、原材料的供應、工資的上漲幅度等,疫情沒有結束,這些不確定性就會一直存在。
不只是國內,疫情在國外蔓延對中國的外貿行業來說,也是一個巨大的不確定因素。哪怕在海外有工廠,如果疫情蔓延過快,海外工廠的優勢也可能就沒了。
雨果網了解到,就在剛剛過去的周末,意大利境內新冠肺炎確診人數激增,截至當地時間25日10時,意大利累計確診病例270例,而21日前,只有3人被確診感染新冠肺炎。據英國廣播公司(BBC)24日消息,意大利現已成為確診病例最多的歐洲國家,為控制疫情,意大利已對威尼托和倫巴第這兩個“熱點”地區十幾個城鎮采取嚴格的隔離封鎖措施。同時,郵政等物流商開始暫停在意大利地區的包裹攬收。
另外,日本和韓國也成為了疫情較為嚴重的地區。其中,韓國累計確診977個病例,并確認了超級傳播現象,部分韓國人民飛往我國青島避難;日本確認病例也高達861,形勢不容樂觀,為此南非等國家還取消了今年原定參加的東京奧運會。
國外疫情的逐漸嚴重,對于外貿工廠乃至跨境賣家來說都不是好消息,跨境物流是否會被切斷,海外倉成本是否會上漲等問題都是未知數。
“這些國家的疫情,對出口企業來說是個不利因素。”一位外貿行業人士對雨果網表示,高管們正在商量對策,“口罩成了全世界的搶手貨,咱總不能把工廠都改成口罩廠吧?”
這是怎樣一種糾結?希望疫情盡早過去,還外貿人一個能夠自由呼吸的環境。
(文/雨果網 柯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