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短短數月,“停產”“降薪”“放假”“求助”“退單”……頻頻登上紡織行業的熱搜榜。
近日,一張紡織廠“全面停產通知”再次刷爆朋友圈!
“受今年疫情影響,外貿訂單減少,價格暴跌,庫存嚴重積壓,導致虧損嚴重,繼續生產也沒場地放布了。按目前形勢,本廠最多再維持一個月,所有工人請提前做好停工準備,自謀出路。預計再生產一個月左右,全面停廠,后期開工時間無法預測,望各位工人諒解。工資在停廠后半月內全部結清,如有準備提前辭職的,本廠同意離職,工資結清。”該紡織廠發布公告稱道。
疫情下紡織市場的生存百態,一片哀鴻遍野
自今年疫情爆發以來,紡織市場似乎再次坐上了“過山車”,無論是紡織企業、印染企業還是服裝企業,中小企業皆苦不堪言。
3月1日,浙江寧波一印染企業發出類似染費調價函,因2020年各方面的生產成本大幅上升,不得不上調染費,具體:200KG以下加500元/噸;20KG以下加50元/缸。
同月,一封署名中大市場全體商戶的求助信又傳遍朋友圈,該求助信稱自疫情影響以來,經營一直停滯,在租金、人工、資金鏈等各種壓力下,度日如年……因倉庫的布料都是年前接單并急于交貨的,如過季,所備布料都將報廢,損失相當慘重;隨時都有破產風險。
但畢竟誰也不想停廠,但目前一些紡織企業確實面臨著訂單銳減、各方面成本上漲、庫存積壓、資金鏈斷裂而陷入的隨時可能關廠的窘境。
工廠的關停也意味著就業機會的減少,據一位從事擋車工作10多年的80后寶媽表示,生二胎辭職至今2年多,如今本打算重回崗位,但根本找不到工作,很多廠不僅不招人,還減員。我很多同行的朋友,也已經從三班制轉為四班制,但起碼她們有工作,我連工作都沒有啊!”
從原材料價格上漲,外貿訂單減少,工廠停產……這一系列的連鎖反應已經傳導到了下游。
訂單回升拐點或出現在第三季度,當下控制好成本是關鍵
就某織廠業內人士感慨:“當前廠里庫存多為年前下單庫存,布商并未給出明確拉走時間。針對當前6、7月份的紡織淡季來講,織造企業的訂單復蘇還要度過較長一段艱難時間。”
但目前的出口形勢,之前受疫情影響取消或延遲的訂單有些好轉,“對于6月的出口形勢,預計紡織品服裝出口將呈現環比小升走勢。雖然受全球疫情影響,6月份訂單新增或較為緩慢,在疫情相對穩定的情況下行情拐點或出現在三季度。”某業內人士說道。
當下,對于紡織企業而言,控制好原料成本成生存關鍵!
據周口市紡織企業表示:“現在都是點價采購原料,只要棉價下跌,就會在盤面根據基差大小進行點價。當前市場充滿了不確定性,棉價忽漲忽跌,為了控制原料風險,只能盡量降低原料庫存規模。對棉紡企業來講,棉紗的主要成本是棉花,其余才是工資、電費等支出,控制好原料,就能在市場占據主動權。”
疫情帶來的影響確實不容小覷,很多紡織工廠都面臨巨大的生存壓力,但現在大家面臨的外貿環境都一樣,究竟誰能撐到“下半場”,是所有紡織中小企業都值得深思熟慮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