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2011年以來韓國已經有60家經銷商倒閉了。據調查,倒閉的原因在于產業利潤分配不合理。問題恰恰出在生產的源頭——主導韓國處方藥供應的國外制藥商。為了阻止更多的藥品經銷店倒閉,韓國當局欲對國外制藥商開刀。
雨果網從《韓國時報》8月25日的報道中了解到:自2011年以來,韓國已經有60家藥品經銷商倒閉了,估計還會有更多的商店倒閉。
根據韓國醫藥流通協會(KPDA),經銷商倒閉的原因在于國外制藥商并未合理分配產業利益,獨吞大部分利潤,給藥品經銷商讓利太少。 醫藥流通協會目前有2121經銷商會員,該協會負責人稱除非政府立刻采取措施,否則還會有更多的經銷商破產倒閉。
韓國60%的處方藥都是國外制藥商生產的,這就意味著國外制藥商對產業鏈下游的韓國本土藥品經銷商的經營成敗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KPDA主席Hwang Chi-yup接受采訪時稱:“韓國本土制藥商一般給藥品經銷商留有10%以上的利潤,而國外制藥商就不一樣了,給韓國本土經銷商留的利潤只有7%甚至更低,這么低的利潤率再扣除經營成本,經銷商幾乎賺不到錢?!?
Hwang Chi-yup接著補充說:“更嚴重的問題在于國外制藥商甚至還強迫經銷商自己支付信用卡交易的手續費用。本來利潤率就低,國外經銷商再這么做確實太過分了。如果沒有政府干預的話,形成這種對經銷商極為不利的行業慣例肯定會對韓國的醫藥產業造成很不良的影響。”
韓國某大學的教授對此行業做了專門的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如果分配給經銷商的利潤率低于8.8%,那么藥店將無法盈利。這位教授對此公開譴責并說:“這樣的行業規則讓人相當不滿,政府應該親自操刀改變這種局面。在我看來,最大的問題在于國外制藥商根本不支付產品經銷所需的基本費用,比如信用卡交易費用?!?
韓國的一家藥品經銷機構對這位教授的言論給予正面的回應,并呼吁各方采取措施讓國外制藥商支付相關費用。該機構老總坦言,如果能夠讓國外制藥商支付相關費用,經銷商的日子會好過很多,行業狀況也會得到改善。
韓國制法機構負責人接受采訪時稱:“目前而言我們的醫藥體系似乎出現了問題。對此,我們必須采取必要的監控措施提高藥品產業鏈的透明度,并使用強制措施實現利潤分配的合理性?!?
據悉,韓國國內有一家外國獨資的藥品經銷商,專門銷售國外制藥商的藥品。這家企業目前已經獨家代理十五家國外制藥商的產品。
不過,韓國醫藥流通協會(KPDA)懷疑這家經銷商(ZuelligPharma Korea)是國外制藥商的傀儡,是國外制藥商暗中勾結形成的聯盟機構,旨在降低對韓國本土經銷商的數量需求,進一步把利潤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韓國當局官員并沒有具體說明哪些醫藥行業慣例違反了藥事法,不過表示是時候采取必要的干預措施讓藥品分銷產業恢復正常化。(編譯/雨果網 林權升)
歡迎關注外貿行業第一微信號【cif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