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段時間,中國批準進口轉基因大米的事件引發激烈的討論。轉基因食品是否對人類健康有害?是否應該抵制轉基因食品?這一問題沒有明確的答案。因為目前沒有任何證據證明轉基因食品對人體有害,也沒有任何證據證明轉基因食品對人類健康沒有影響。
美國是轉基因農作物的故鄉,美國的玉米和大豆幾乎被轉基因化了,但是迄今為止,雖然轉基因小麥品種早在十年前就被研發出來了,美國政府仍未批準轉基因小麥進行商業化種植。美國農民也不樂意種植轉基因小麥,因為他們自己也直接食用小麥,而大豆和玉米主要用于制造飼料和出口到他國。
轉基因(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GMF)與雜交不同,雜交是同物種之間進行的,而轉基因則利用不同物種的基因進行重組,以使該物種具備新的性能或特征。
比如說,一種抗蟲玉米,在培育過程中,向玉米中轉入的是一種來自于蘇云金桿菌的基因,它能導致鱗翅目昆蟲死亡,因為只有鱗翅目昆蟲有這種基因編碼的蛋白質的特異受體。
按照這種理論,我們吃的西紅柿里可能有某種細菌的基因,而土豆里可能有動物基因。
轉基因作為一種新興的生物技術手段,它的不成熟和不確定性,必然使得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雨果網從美國《洛杉磯時報》和《日本時報》 近日的報道中獲悉,上個月,在美國俄勒岡州的小麥田里發現了一些轉基因小麥,這引起了美國媒體和民眾的注意。美國農業部隨后澄清:沒有任何跡象表明這些轉基因小麥已經蔓延至其他麥田。
美國種子培植巨頭孟山公司早在十年前就研發出一種抗除草劑的轉基因小麥,但是該小麥一直未受到美國政府的批準而得以規模化種植。
美國農業部將對俄勒岡州發現轉基因小麥的事件進行調查,找出轉基因小麥在農田里出現的原因。
在美國農業部調查這一事件期間,韓國、日本和臺灣地區已暫停從美國西北部進口白小麥。
美國農業部發言人表示,調查人員與收割該轉基因小麥的農場主接洽過,并走訪了小麥種子供應商,并對其小麥種子以及該農場主的其他小麥進行抽樣檢測,目前,所有的檢測結果顯示未陰性,因此沒有任何跡象表明轉基因小麥已經進入了商業種植領域。
如今,美國種植的大部分玉米和大豆大部分為轉基因品種,它們具備抗除草劑或抗農藥的性能。但是美國的白小麥子仍然是非轉基因品種。許多小麥農場主不愿意種植轉基因小麥,因為他們必須直接食用這些小麥。而大豆和玉米往往用作生產飼料。
美國農業部表示,美國政府曾批準了100塊試驗田進行了抗除草劑的轉基因小麥種植。但當民眾質詢:轉基因小麥種子是否會從試驗田地被風刮到其他的小麥田里?這些轉基因小麥是如何種植的?將被送到什么地方?
美國農業部官員拒絕回答上述問題。
上個月月末,數百人走向洛杉磯街頭,抗議孟山都公司及其生產的轉基因農作物種子。
活動組織者稱呼,全球44個國家的300多個城市同時舉行了游行,以抗議孟山都公司和轉基因食品。
游行抗議的民眾打出鮮明的標語:“轉基因食品必須明確注明!我們有知情權!”、“不許讓貪婪的公司們破壞我們的健康”、快樂的人不吃轉基因食品”等等。
有人甚至打出這樣的標語:“轉基因作物是除草劑,它們含有病毒和細菌的DNA”。
洛杉磯游行的組織者的Dorothy Muehlmann表示:“我們之所以游行是為了提高人們的意識,這個游行不僅僅是反孟山都公司的活動,我們只是想告訴人們,他們有權利做出自己的決定。
孟山都公司隨后表示,它尊重人們游行抗議的權利,但是它仍然要維護轉基因種子的名譽。這些種子可以幫助農民得到更大的產出,同時可以在生產過程中節省水和能源。
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中期,在美國就對轉基因作物的展開了激烈的爭論。
2013年五月,美國參議院否決了在轉基因食品或含有轉基因成份的食品上作出鑒別性“標注”的提案。
美國食品和藥物監督管理局規定,如果產品中含有人工合成的成份,生產商必須明確表明。許多人認為轉基因食品的基因被人為地改變了,因此其含有人工成份。
雨果網了解到,美國不少居民的手邊都有一本小冊子,名字叫《不買轉基因購物手冊》,下面還有一行字:如何避免轉基因食物。由于美國國內反對轉基因態度強烈,民眾拿著這樣的小冊子,就是不買轉基因食品,美國只好把推廣轉基因的方向瞄準了外國,尤其是不太知道轉基因的發展中國家。
目前,全世界已成功研發了600多種轉基因種子,大多數誕生在美國的實驗室。美國投入商業使用的轉基因作物只有幾種,即玉米、大豆、棉花、油菜子、甜菜、苜蓿、木瓜、南瓜等。
美國政府對轉基因技術商業化的審批極為嚴格,在轉基因種子投放市場前,有嚴格的評審過程,由多個部門負責評審,“整個過程歷時5至10年,乃至更長時間,種子公司需要支付1000萬至3000萬美元的巨額評審費。 (編譯:吳以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