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國蝦產量很大,但由于近期遭遇“早期死亡綜合癥”的侵襲,養蝦產業叫苦連天,大量養殖蝦死亡,泰國養殖蝦出口量銳減50%。
因本土蝦產量銳減,無法滿足本國市場需求,許多泰國公司將從國外進口對蝦或冷凍蝦,以滿足泰國本地市場需求。
雨果網從亞洲媒體“Intellasia”7月17日的報道中了解到,泰國養蝦協會主席Somsak Paneetatayasai近日表示:由于泰國遭遇了養蝦行業最可怕的一種病癥‘早期死亡綜合癥’,泰國養殖蝦出口量一下子減少了50%。
泰國養蝦行業平均年產量約為35萬噸,但是由于近期遭遇的疾病,產量銳減。
這一疾病使亞洲多個國家的養蝦產業遭遇重創,導致大量蝦類死亡。在亞洲,大約有一百萬人以養蝦為生。
據了解,2011年,亞洲生產了300萬噸蝦,經濟價值達133億美元。
泰國政府聯合養殖場、養殖戶迅速采取行動以阻止這一疾病蔓延,目前這一系列的舉措初見成效。
業內人士表示:“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之后,此類疾病的發病率已經逐漸降低,在今年下半年,養殖蝦的供應量將會回升。現在養殖戶們在孵化養殖的時候變得更加謹慎了,因為他們知道這一致命的疾病一旦擴散將嚴重影響產出。”
由于本地蝦產量銳減,本土蝦無法滿足市場需求,泰國公司考慮從厄瓜多爾、印度和越南進口對蝦或者其他同類產品如冷凍蝦等。
泰國冷凍產品協會表示,由于此次養殖蝦產量銳減,該行業在2013年的收入將大幅減少。
雨果網了解到,泰國的對蝦養殖面積大約有6.5萬公頃,其中南美白對蝦的養殖面積占比99%,1%為斑節對蝦。泰國的對蝦養殖放苗密度為4-5.5萬/畝。
泰國對蝦的生產總值比豬、雞、鴨生產總值還要多,大概達到1千億泰銖,對蝦養殖占泰國養殖業的比例是最大。(編譯:吳以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