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于普通老百姓來說,“黑客”看似是一種非常神秘的人,而且感覺距離自己很遙遠。實際上,“黑客”就在你的身邊,他們的攻擊可能會讓你陷入網絡安全事件的無邊痛苦之中,例如將你的個人隱私公布,例如將你銀行卡的資金盜取。
如今,全球網絡安全形勢日趨嚴峻,美國已經因此衍生出一個嶄新的行業——網絡保險業,如今這一行業正在歐洲大陸流行起來……
雨果網從歐洲媒體《本地》9月22日的報道中獲悉,在美國,網絡保險市場已趨于成熟,且相當繁榮。如今,歐洲許多公司也都意識到避免受網絡攻擊的網絡保險理念。所以,預計在未來幾年,歐洲網絡保險市場的發展勢頭將越來越強勁。
據安聯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在大西洋彼岸的美國,一旦公司受到在線攻擊,都有義務通知美國當局。美國的網絡保險市場高度發達,每年的市場規模總計13億美元(9.6億歐元)。
在這方面,歐洲要走的路還很漫長,但預計未來幾年,歐洲網絡保護市場的發展勢頭將會更強勁,到2018年,歐洲網絡保險市場的規模有望達到7-9億歐元。
企業來自網絡的危險不僅僅是感染病毒和惡意軟件,人為失誤也可以阻塞系統和刪除數據。就在上個月,移動電話運營商沃達豐就成了大規模的個人信息數據被竊的受害者。大約有2百萬人的信息,包括銀行賬戶的詳細內容被竊。隨著電子信息技術的發展,企業商業處理轉賬及數據儲存于云計算機的增加,網絡危險已經趨向多樣化發展。
據官方統計報道,2012年,德國網絡犯罪案件總數為64000例,損失大約4200萬歐元,較前一年增長7.5%。而這只是冰山一角,因為很多公司的安全系統被攻擊后寧愿保持沉默。
據NeoTech 保險有關人士透露,在這方面,歐洲表現非常滯后。大公司對這些風險早有防范,但那些中小企業得不到保障。許多企業控制網絡危險更困難。網絡犯罪的威脅主要針對的是企業掌握的大量客戶數據,如果被黑客攻擊或數據被盜竊,企業向受到網絡攻擊影響的人或單位發出通知的成本可能變得非常昂貴,而且公司的聲譽受到嚴重損害。
7月份,德國安聯保險向企業推出各種類型網絡風險。接著,9月份 HDI Gerling公司也向企業提供量身定制的保險產品。法國巨頭安盛保險十月份將涉足網絡保險市場,而蘇黎世保險已經向中小企業提供這樣的保險一年了。
專家聲稱,要求企業報告網絡攻擊和遵守數據保護的新法規將在歐洲即將生效。這將刺激網絡保險市場的需求。
如今,在網絡安全方面,不僅是企業面臨風險,就連使用社交媒體、智能手機的公眾也未能幸免,受害人數正在快速增長。
2011年,瑞士人壽保險公司推出保護個人在線聲譽的“電子聲譽”險種。法國安盛正提供“家庭全套保護”的保險套餐,其中就含所有數據險。
“然而,市場仍不成熟,很多客戶都不能充分意識到在互聯網上可能偶然遇到的磨難,所以還需要給予大量的啟發。”軟件制造商諾頓說。他表示,2012年,歐洲網絡犯罪受害者大約5.56億人,估計損失額為800億歐元。(編譯:高祖倫)
【歡迎關注雨果網官方微信號:cif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