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業作為牙買加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長期以來在經濟增長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盡管受國際金融危機和自然災害的多重影響,牙買加農業仍實現了較高的增長率。不過該國仍面臨著農產品競爭力不斷下滑,農業附屬產業人員和資源不足,主要基礎設施如灌溉、道路支線等建設落后,市場開發能力較弱,土地種植規模逐步縮小,農業研發投入不足,林業和漁業資源面臨威脅,自然災害和氣候變化對農業環境產生影響等問題。
雨果網從牙買加《觀察家報》7月10日的報道中獲悉,牙農業投資公司在不同教區積極發展農業園區,推動大規模農業生產,減少災害天氣對農業的危害。
據悉,已確定的十大農業園區占地6600英畝,2個位于圣凱瑟琳區,2個位于克拉倫登區,2個位于圣托馬斯區,2個位于西摩蘭區,1個位于曼徹斯特區,1個位于圣瑪麗區。
目前,1320余英畝土地已開始大規模種植,主要作物有高粱、干草(動物飼料)、洋蔥、姜、蔬菜、水果、薯類等,安排就業1087人。2014年1季度,農業園提高18%農業產量。
公司計劃指導農民種植種類,并在農業園區配備包裝設施,使產品可以就地打包、分類、清洗、認證,符合國際食品安全標準。未來一年內將在曼徹斯特New forest農業園區配備包裝設施,將完善克拉倫登Spring plain農業園和圣托馬斯Yallahs農業園管道和路網建設。
雨果網了解到,牙買加計劃到2015年力爭將農業生產指數提高至132.2,2015/16財年前對172.5公里的農場道路進行升級改造,建設現代化的屠宰場,實施國家灌溉發展項目,翻修若干政府農業研究站,加強對進口基因材料研究和動植物品種的選擇,實施農業園區建設,提高農業產值鏈條,實施歐盟香蕉支持項目和糖業適應性戰略,進一步發展漁業附屬行業及9種農作物生產如洋蔥、愛爾蘭土豆、山藥、蜂蜜、辣椒、生姜、菠蘿、姜黃和綿羊,通過養殖反芻動物,提高畜牧業產品進口的替代和多樣性,完成食品和營養法制定工作,開展食品安全現代化法案的試點,提高從業人員的技能水平,提高咖啡和可可業委員會的合理化水平,升級農業災害風險管理規劃,實施農業氣候變化適應性項目等。
歡迎關注外貿行業第一微信號【cif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