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業務員一拿到箱子立馬加價500美元在群里售賣。一些業務員本身沒什么生意,卻有箱源,更有業務員有生意也不做,就倒箱子。7天沒賺一部車都不好意思在公司做業務員?!边@是一段在寧波外貿人飯桌上被人爆出來關于貨代業務員投機倒賣箱源的事情,一經爆料迅速引發熱議。
“箱子”、“貨代業務員”、“7天賺一部車”,“半年賺一套房”,賣家“一箱難求”之際,貨代真的賺的瓢潑滿盆?
冰火兩重天:貨主哭訴,船公司賺翻了
一邊是船運巨頭不斷調高對下半年的盈利預期,一邊則是貨主們用盡渾身解數也難敵一路飛漲的航運價格。
據報道,8月21日上午,鹽田港1.1萬個出口重柜預約號被秒光,不少貨運司機表示,還沒打開AAP進入預約系統,就已經發現預約號被搶空了。央視更是曾報道集裝箱“一箱難求”的新聞。
對此,正值旺季,趕著要出貨的外貿出口人士“怨聲載道”,呼吁打擊投機倒把,維護正常航運秩序,保障外貿企業的正常經營。
“經常訂不到貨柜,海運費太高,有些外國客戶直接放棄訂單,或者壓后再發?!?/span>
“我們公司都是提早很長時間提貨了,一天好幾個柜子在裝。目前出貨大部分都還算正常,但價格是漲的一塌糊涂,這個時候不掙錢,何時掙錢?!?/span>
當外貿出口的利潤都被海運費用吞噬后,船公司就成了最大的獲利者。據悉,也有個別貨代業務員層層收價,跟著喝了一口熱湯。
競爭格局相對穩定:民營企業貨代占據半壁江山
從排名看,國內的國際貨代龍頭企業競爭格局較為穩定。根據中國國際貨運代理協會發布的2019年度中國國際貨代企業排名情況顯示,2019年中國外運股份有限公司以801.68億元的營業額排名第一,其次是中遠海運國際貨運有限公司和中國物資儲運集團有限公司。
2019年度國際貨代前十企業名單與2018年一致,其中除敦豪全球貨運(中國)有限公司名次上升兩位,而中鐵國際多式聯運有限公司、錦程國際物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分別下降一位之外,其余企業名次沒有變化。
從百強企業的分布來看,2019年國際貨代百強企業中,民營企業有52家,占據半壁江山,足以說明民營企業活力強,成長性高,名副其實地成為行業發展新動力。
但是從營業額來看,國有或國有控股企業在百強中占有絕對優勢,比重為54.32%;其次是民營企業,2019年的營業額占比為24.11%;外資企業占比為21.57%。
國有企業(骨干央企和少數地方國企)16家,占據行業主導,是引領行業發展的主力軍;外資企業32家,占比說明外資企業是國內市場一極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黃金周”或進一步推高運費,貨代需做風險防控
目前多個行業報告顯示,今年的航運運價還將繼續上漲,集裝箱短缺問題仍會存在,甚至到2023年都很難緩解。
據報道,航運公司正考慮在中國十一黃金周假期前后,從亞洲開啟新一輪的空白航次,以支撐他們過去一年大幅上漲的運費。面對65年來最大的港口危機,無論是貨代還是貨主都需要警惕提早做好打算。
首先,面對暴漲的海運市場,貨代企業應當采取放價吸量的策略,盡量增加簽約客戶數量,并進一步加大攬貨力度。同時,在疫情的負面影響下,貨代企業也要密切關注客戶的資金變動,做好風險管控。
其次,貨主應密切關注國內國際物流運輸系統情況,并與班輪公司和供應商制定補救措施。正值旺季,不論是外貿貨主或者是跨境賣家在面對庫存與補貨問題時,都要應當盡快決定是否啟動針對供應鏈中斷的應急預案。
再次,營銷端在進一步加大攬貨力度的同時,必須保證與客戶更加緊密的溝通,以便為其提供更具針對性的服務;采購端則需要整合資源,將貨物集中托付給核心船東,以獲取更好的議價能力,對于非核心船東,考慮采取更為市場化的運作方式;在內部運營方面,應側重優化流程,提高效率。
最后,當下,新一輪的漲價潮有增無減,部分航運價格已經超過了貨品的價值,運價大于產品的價值本身,這就有巨大的棄貨風險,需根據物流的效率,來適當調整自己的生產,對于貨主企業,需要加強風險防控,重點關注收貨人的棄貨風險。貨主與貨代企業,要及時了解各大船公司的推出的特殊服務或優惠服務,最大程度的保證貨物運輸的順暢。
↓閑聊跨境,隨記感悟↓
(來源:叫我趨勢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