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坑姐來啦!
目前,“內卷”這個名詞頻頻出現,那什么叫內卷呢?資源有限,參與競爭的角逐者能力過強,心態過狠,彼此以不斷升級的超高代價去獲取不變資源的殘酷景象,即為內卷。
內卷普遍存在于各行各業中,不論是曾經風光的實體行業,還是后來興起的互聯網。2021年大批新賣家涌入亞馬遜,據統計亞馬遜每小時新增155位賣家,競爭愈發激烈,如今,隨著「增量市場」轉入「存量市場」,這一現象在跨境電商行業中也愈演愈烈。造成行業內卷局面,賣家利潤空間大幅壓縮。面對如此困境,成熟賣家應該如何應對?
亞馬遜內卷下可能會帶來的壓力:
亞馬遜FBA的限倉令愈發嚴格
其實今年這波新賣家入行,我是不怕的,而且我覺得百分之八十都要掛掉,但是這波新賣家進入后,不一定能搶得走流量和訂單,但是一定會來和老賣家搶FBA的倉儲和配送資源,這也是為啥最近亞馬遜頻頻限制FBA倉儲的原因所在了。整個FBA資源是有限的,但是突然出現了一波人來和你搶,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只能采取更加嚴格的配額制了,這就是內卷非常完美的體現。
利潤不斷的下降
去年大家的利潤都非常好,整體利潤率都非常高,遠超過去幾年平均水平。但是這種好日子可能一去不復返了。今年開始,很多頭部大賣都開始率先降價,有的甚至在虧本賣,究其原因還是因為去年這些大賣賣得太瘋狂,導致備貨備得太瘋狂,結果遭遇今年的銷售疲軟外加更嚴格的限倉政策以后,如果不快速清掉庫存可能會面臨巨額的虧損,所以不得不低價清庫存。除了大賣降價以外,一些有錢任性的新賣家也開始依靠低價來快速搶占市場,殺價幅度甚至不輸這些頭部大賣。
由于頭部大賣已經做出表率,加上新進來的賣家為了搶占市場價格定更低。這樣一來,就算庫存沒有積壓的其他老賣家也不得不紛紛跟隨,甚至跟著虧本賣,這樣導致整體類目的利潤都大幅的下降,去年那種暴利的情況可能未來幾年都不會再有了。這種情況也是內卷在行業里面的一種典型的表現形式。
物流和供應鏈成本陡增
物流和供應鏈的資源也是恒定的,在一段時間之內也很難出現大幅的增加。所以一旦賣家數量激增,加上發貨數量激增,一下子導致物流和供應鏈都變成了搶手的資源。空運漲翻天,海運一個柜子難求,AGL訂艙都要將近提前兩個月,之前合作很多年且有賬期的供應鏈工廠,直接被一些新入局的土豪現金拿貨中途截胡,這樣的案例在今年比比皆是,歸根到底還是資源沒變,但是賣家和發貨量激增導致的,毫無疑問這也是內卷在行業里面的一種體現。
也就是說,隨著更多商家的入場,同一款產品達到同樣的成交量所需要付出的代價只會越來越大,獲客成本越來越高,甚至虧損本金、得不償失。這就是如今亞馬遜大部分商家面臨的困境:總投入、總成本增加了,但營收卻沒有增加。
據Marketplace Pulse 3月22日數據,今年到目前為止,亞馬遜在全球范圍內新增了29.6萬名新賣家,等于每天新增3705名,每小時154名!照此速度,到今年年底,預計將有140萬新賣家加入亞馬遜。
如此驚人的增長速度,意味著今年的亞馬遜市場競爭將更加白熱化。
亞馬遜賣家應對內卷的正確方式:
追本溯源,導致內卷的根本原因有兩個,一是資源不夠多,二是資源分配不均。通俗點來說,就是做蛋糕與分蛋糕的問題。想要解決這些問題,涉及到產業升級與公平分配等宏觀問題。
對于個人來說,想要跳出內卷,要么選擇徹底躺平,要么轉換賽道。
改革開放剛開始的時候,隨便南下做點生意都能賺到幾桶金;電商剛興起之時,隨便開家網店都能賺得盆滿缽滿。藍海變成紅海之前的風口期,正是騰飛的好時機。
如今在亞馬遜平臺上,賣家之間不僅僅只有價格競爭,運營手法的競爭,更是對于搜索位置的爭奪,店鋪權重的比拼,品牌的對抗。
如今,雖然跨境電商風口最大的“躺賺”時代已經過去,但盈利的窗口還在,機遇依然大于挑戰。
由于國內電商的嚴重內卷,很多人選擇發展跨境電商。這些人的常規思路也差不多和我們之前的一樣,那就是找一些大的市場做產品。
但是我們發現這個思路對我們以及現在的這個大環境來說并不是特別合適,所以我們選擇反其道而行之,思考用自己的優勢如何進入差異化的市場。
總而言之,在亞馬遜這條道路上,不論是眼下還是未來,只有深耕產品,做好精細化運營,走品牌化路線,才是把亞馬遜事業做大做強的長久之計。
如何做好精細化運營呢?
首先,選品要精細化。
以前很多賣家都會采用大批量鋪貨的方式來做產品,這樣一來鋪貨SKU多,備貨多,所需的資金也大,風險也大。而在銷售過程中有相當多的產品因滯銷而導致庫存積壓,影響資金周轉。我們應該結合自身店鋪所銷售的品類,深入挖掘該品類中競爭較小、熱度較高、上升潛力大的產品,要把適合自己店鋪的同類產品挑出來著重分析,打造產品的差異化,這樣你才能更好的競爭。
其次,成本要把控精細。
銷售額扣除產品成本、運營成本、物流成本、亞馬遜相關費用等等之后才是凈利潤,很多賣家在運營過程中對于各項成本的把控不能做到精細化核算,成本支出不清楚,賬目核算也不認真,看似運營得當,但真正的利潤自己也未必清楚,甚至有可能是虧損的,所以對于成本的把控也需要精細化。必須重視物流方式的選擇,供應商的選擇等等,把這些成本降低,產品銷售的利潤率自然就提升了。
最后,運營的精細化。
近年來,亞馬遜平臺的規則日益合規化,最近很多大賣被封號破產的消息也很多,黑科技和刷單的路已經越來越艱難,賣家需要走精細化的運營才能更好地在平臺上生存和發展。而訂單的來源無非在于兩點那就是流量和轉化。如何獲取更多流量,無非就是廣告,站內廣告和站外推廣;如何提升轉化,這就需要我們重視listing本身差評點的優化,不斷優化listing頁面、增加review、A+、視頻等等,精益求精,從而提升轉化率,這也是我們銷售平時主要的工作內容。
在這樣一個內卷不斷,競爭激烈的時刻下,如果想在亞馬遜上更好地發展,一定要著重精細化的運營。,多掌握市場動態,分析自身產品銷量,創建可靠的發貨計劃,做出差異化來!而不是一看到價格戰就蠢蠢欲動。
想長期做亞馬遜,眼光要放長遠,把精力投放到用戶的真實需求,產品使用場景和對消費者的洞察分析上,回歸更加理性和合理的生意狀態。對自己的產品要抱著爆款思維,努力打造,這樣我們才能占穩市場。
(來源:遠道IP)
(來源:遠道IP)
以上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場!本文經原作者授權轉載,轉載需經原作者授權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