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許多美妝品牌對于在亞馬遜市場和其他零售電商平臺上銷售仍處于觀望狀態,但為了提升競爭力,品牌必須擁有強大的全渠道戰略,并把亞馬遜放在優先位置,以免被競爭對手搶占市場份額。
根據Kantar在2019年對美國護膚品消費者的定向調查,34%-47%的消費者在購買過程中會訪問電商網站,雖然這些訪問并不能全部轉化為訂單,但這表明,消費者的購物之旅已發生改變。
亞馬遜已經成為全渠道美妝產品購買體驗的驅動力,也是轉化客戶的全渠道方法。品牌可以采取眾多營銷策略來提高其在電商平臺上的知名度和轉化率,并將亞馬遜整合到其電商發展戰略中。
搜索詞隔離(Search term isolation)是亞馬遜的一種高級競價策略。簡單來說,它針對能轉化的搜索詞進行競價,同時否定不能轉化的搜索詞,而將這部分資金投入到有效關鍵詞的競價中,可有助于提高排名和整體轉化率,避免開支浪費。
這個新競價策略有效推動了亞馬遜品牌的增長。如Blue Wheel團隊合作的一個水療品牌,其廣告活動推動的銷售占其平臺收入的80%,基于此,該公司的投資同比增長了68%。
贊助產品廣告和贊助品牌廣告結合使用,效果更顯著。2021年4月,亞馬遜在發布了一份內部報告《Helping advertisers achieve results with Sponsored Brands》,其中數據顯示,同時使用贊助品牌和贊助產品的廣告商的品類展示份額平均增加了30%。兩種廣告結合投放三個月后,其ROAS平均上升了16.5%。
除此之外,同時運行這兩種廣告還可以提高產品的曝光度和可見性,并降低點擊成本。
根據Blue Wheel對其亞馬遜客戶的內部分析,贊助品牌視頻的點擊率比贊助產品廣告高59.3%,比贊助品牌廣告高53.1%。某奢侈護發品牌就通過投放贊助品牌視頻廣告,品牌展示量增長了243%,廣告銷售更是顯著提升384%。
贊助展示廣告可以吸引亞馬遜站內外的用戶,并提供新的定位功能,幫助廣告商重新定位目標受眾。
亞馬遜需求方平臺(DSP)也是美容品牌的推廣利器。DSP可以幫助品牌打入非傳統的消費群體,如針對20多歲的客戶提供抗衰老產品,讓營銷人員可以根據顧客的購買習慣、興趣和人口統計數據來鎖定新受眾群體。
此外,品牌還可以通過亞馬遜獨家的ASIN重定位數據進行再營銷,吸引感興趣的用戶或以前的客戶,而且,無論是站內或是站外的廣告都按展示量收費。
雖然廣告是賣家在付費平臺撬動發展的關鍵杠桿,但高質量的產品細節頁也是推動轉化的有利因素。
產品細節頁主要由標題、五點描述、輪播圖和文案圖解組成,亞馬遜會抓取標題、要點和描述內容來確定其與產品的相關性,因此會對產品listing的排名和轉化帶來影響。而高質量的圖片和內容,也能提升消費者對產品的興趣。
品牌可以定制亞馬遜品牌旗艦店(Amazon Brand Store)頁面,展示品牌視覺形象、產品賣點和核心價值理念,推廣促銷活動,還可以向關注者發送產品更新,為用戶帶來以品牌為中心的購物體驗。平均而言,將贊助品牌廣告鏈接到亞馬遜品牌旗艦店的回報率比鏈接到產品listing的回報率高64%。
事不宜遲,遵循這些策略的美容品牌能在亞馬遜上獲得更多的增長機會并穩固提升客戶留存率,根據品牌定位和客戶期待來調整品牌營銷活動,搶先一步占奪亞馬遜市場份額。
【小貼士】 亞馬遜老板周刊火熱上線,6招教你備戰年末旺季,35款利基產品助力賣家年終沖銷冠!點擊免費下載詳閱。
(來源:AMZ實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