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圖片來源:gmarket
#1 第一張圖片為基本主圖 后面的都是追加的說明圖
#2 點擊后可以出現如下圖,多11張主圖追加喲。根據自己的上架需求進行選擇即可。
圖片來源:gmarket
但,主圖加基本的說明圖是有規范的!
我們在GM上看見的主圖基本都是干凈一致,沒有多余的文字!圖片展示:
圖片來源:gmarket
包括第三方合作商都會貪圖方便,告訴賣家全部白底圖且不要加任何文字,賣的是什么東西就放什么東西在圖片里即可。
當然這沒錯,這種方式是一定不會出錯的。
但是,這種方式一定程度上是在阻礙運營人員的自我思維判斷,另一方面,普遍性的白底圖會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買家心里預期的差異。
運營的理念,不是給客人幻想的空間,而是給客人消費的代入感。
怎么理解呢?
舉例:
如下面我們隨機搜選了關鍵字:感應燈
出現了不同的結果 :
圖片來源:gmarket
圖片來源:gmarket
其實大同小異的感應燈,價格差異其實不大,且后者還有贈品,還有折扣,可是為什么前者購買量更大呢?
主圖的作用就是用來第一時間吸引客人眼球,不要給客人想象的空間,要給客人代入感
“我的產品就是可以這么使用” 以此來促使客人產生需求從而產生購買。
那既然可以做到吸引眼球的時候,為什么要整齊劃一的白底圖,導致自己的鏈接沒有了第一吸引力呢?
其實,人行為學里有一種說法,變成我們運營的理念就是購買的很關鍵的契機——眼緣。
那回歸正題,該如何選擇主圖的方式才可以更好的有吸引力以及符合平臺規定?
首先產品將產品圖分成基本型和展示型
基本型:白底圖,專注展示產品。適合:大眾已經熟知且明白具體用法的產品(如:麥克風、風扇、智能手表、耳機等)
圖片來源:gmarket
展示型:有場景。適合:可以多場景、多功能使用且單一圖片無法清晰展現全貌的產品 (如:咖啡機、屏幕燈、窗簾、地毯等)
圖片來源:gmarket
且從一個小小的主圖就可以看出一個運營者對于產品的定位以及判斷力
我們開店最終要求的都是轉換成購買,在這么多的競爭者中如何在符合平臺規則的條件下脫穎而出呢?
圖片來源:gmarket
#3 點擊這部分,上傳產品詳情圖(可以上傳gif 大小不超過10mb)
如圖
圖片來源:gmarket
#4 我的電腦=本地上傳,將做好的詳情圖按照順序一張張上傳即可。
(雖然可以,但不建議上傳完再在板塊上進行順序修改,這個系統和coupang/11街等不一樣)
#5 ESM圖片托管。就是已經把圖片上傳到圖片托管的可以直接選擇使用。
詳情圖這個界面,可以進行圖片的修改,可以進行設計圖片,也可以直接在這部分編輯文字和表格,不是一定要全部用圖片的形式表達,有時候為了圖片的連貫性是可以選擇直接編輯文字的。
在詳情圖的部分就是運營者實力拉開差別的時候了。
詳情圖的本土化與否,上下文的銜接性,產品性能的邏輯等都在這個時候進行體現。
現在在眾多賣家入場的情況下,不僅僅是運營要懂,管理者也要了解,不然挑選運營的時候會經常性的碰壁。
每天找我交流的大多數還都是沒有韓語能力的有電商經驗的朋友,這個時候更需要了解到哪些方面可以展示一個運營的能力,這樣在選拔合作伙伴或者員工的時候可以少付出一些精力,更集中在鏈接,更集中在市場,更集中在轉換。
圖片來源:gmarket
圖片來源:gmarket
填寫提交就可以了。
(來源:日韓跨境電商新一線)
以上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場!本文經原作者授權轉載,轉載需經原作者授權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