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2311字,預計閱讀時長6分鐘
本文解釋國際站運營的一些基礎邏輯(適用其他電商平臺),方法思路可私下溝通。
正文:
國際站運營學會三件事,看完就知道啦??
一、國際站的流量場景是怎么切割的?
二、切割的流量場景如何拿到?
三、哪些流量場景適合我的行業?
國際站的流量分布比較簡單,可以解釋:三大主流量+其他小流量窗口;玩好三大窗口,店鋪詢盤基本就夠業務回復了。
(一圖理解)
圖片來源:仕鳴先生
(圖片:3大主流量窗口)
圖片來源:阿里巴巴國際站
1、自然流量:分為搜索流量和系統推薦
簡單理解:買家在平臺上搜索跳出來的非廣告產品,及系統給推薦的產品
(見圖理解)
圖片來源:阿里巴巴國際站
2、場景流量
系統推薦、導購會場、Top-Ranking Suppliers、New Arrival、Top-Ranking products、Weakl Deals等
圖片來源:仕鳴先生
3、廣告流量:同樣有分為搜索和推薦
國際站的廣告還是比較簡單的(對比淘寶,頭條,百度這些),廣告流量下次再詳細展開講講,文章最后有免費資料可以自己拿,關于用廣告打造爆品的。
(其他流量,新手建議了解就行)
圖片來源:阿里巴巴國際站
4、其他流量--互動場景是指買家與商家的互動場景
主要包含渠道及介紹:
站內互動:來自于"買家收藏、購物車、對比、分享"中的訪問
信保訂單:來自于點擊訂單系統中產品訪問
詢盤&TM:來自于點擊詢盤中產品訪問
RFQ:來自于點擊附加在RFQ中的產品訪問
5、其他流量--自增流量是指用戶通過自運營的方式為店鋪引流的渠道方式
主要渠道及介紹:
1)站外:上級頁面來自于外部網站(非alibaba.com域名)
2)店內:來自于自己店鋪其他頁面的訪問(也就是店鋪內的流量串聯)
3)客戶通EDM:來自于點擊附加在客戶通EDM中的產品信息產生的訪問
4)客戶通IM:來自于點擊附加在客戶通老客TM營zi銷中的產品信息產生的訪問
5)粉絲通:來自于點擊附加在粉絲通中的產品訪問
6)直接訪問:買家直接訪問或無上一級頁面的訪問
7)其他:以上所有渠道之外的其他
每一個電商平臺,不止國際站,都會把平臺的流量切割出來(目的為了啥大家心知肚明),而作為運營我們需要把平臺切割的流量窗口找出來,這些信息一般官方都會給出來,只要稍微用心點就能清晰的知道了。
1、自然流量
判斷店鋪自然流量的一個方法:看系統推薦流量和搜索流量占比是多少
數據概覽,右上角勾選月份,看店鋪訪問人數,是否是搜索點擊次數的兩倍以上
圖片來源:阿里巴巴國際站
國際站店鋪自然流量的依托在于“品”
所以關于國際站的發品,關鍵詞查找,產品分類,店鋪裝修,詳情頁制作,視頻等等基礎工作細節是否有完善好顯得尤為重要。
舉例說明:
a、最基礎的發品規則,平臺要求:有權重的詞放后面,介詞后面無權重,把核心關鍵詞覆蓋上去等等,這些基礎的知識是否知道;
b、國際站有權重產品的分配(實力優品,爆品,新品,定征品等)店鋪的占比各自是多少,有沒有30%的實力優品,有沒有保持上新的新品,有沒有超過50個定征品,店鋪的爆品個數有多少?
先把基礎的規則學會了,去實操落地。慢慢的店鋪的自然流量權重自然就會提升
2、場景流量
每個場景流量的端口在哪里,如何拿到,是否知道
圖片來源:阿里巴巴國際站
以Top-Ranking Suppliers,商家榜單為例,有要求及時回復率,有要求復購,有要求交易額,有要求設計服務的等等
3、廣告流量
廣告的投放邏輯是否清晰?
多詞推一品,還是多詞推多品?
什么情況用推薦廣告,什么情況用搜索廣告?
一天預算大概多少合適?
有的店鋪,一天50塊錢廣告感覺都夠用了,當然行業不同,玩法不同,我對運營的理解就是盡力花最少的錢,拿到最好的效果.....
圖片來源:阿里巴巴國際站
運營的核心工作就是了解平臺這些切割出來的流量窗口,然后去想辦法獲取到
對于國際站店鋪玩法優先級個人建議:
1、自然流量
2、廣告流量
3、場景流量
4、其他流量
把店鋪的自然流量基礎權重運營好,再去做廣告部分的投入,接下來才是場景流量的獲取,場景流量獲取很多時候需要星級,或者需要購買金品(比如39月份的采購節海景房),最后再想著去搞其他流量
不同的行業使用的場景不同,但是對于B2B本質來說,搜索是最重要的
換位思考:
現在你要去1688采購50w的產品原材料,你是會在平臺搜索找商家對比?或者找到這個原材料行業的榜單去做篩選?還是平臺給你一些推薦廣告位置你就去找他們下單?
不同的買家心里不同,我們不能做絕對化的保證,比較了解平臺的買家或許會去榜單做篩選,而很小一部分人或許會因為剛好有個推薦商家而選擇了合作,但是搜索這個窗口肯定是大多數人優先的。
或許有人就會問了,那么客戶經理推薦的頂展,問鼎是不是就適合了呢?
一點經驗建議:
頂展,除非詞合適,對于預算有限的商家來說,也要看性價比(土豪跳過),再然后還需要看詞的流量如何,老外是否用這個詞搜索等等,而不是我覺得這個詞不錯,我就買了,客戶經理說不錯,我也就買了;
問鼎更不一樣,具有一定的品牌性質,如果應用不好,這個錢就是浪費,最簡單的使用方法,每個月的營銷設計是否有做,圣誕節要到了,問鼎的設計有去改了嗎,我很少見到有把問鼎運營的很好的商家。
所以關于場景流量,行業不同找的定位也不同
比如藍牙耳機,產品榜單,每周活動就很適合
比如玩具配件,推薦流量就很適合(因為有很多印度買家)
比如一些工廠型商家,探廠直播,短視頻,SNS就很適合
哪些場景流量應該拿?
首先不用想,搜索一定要拿;再另外根據自己行業,根據企業的產品,企業針對的目標市場/目標國家再去做篩選就可以。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里,希望對你有幫助,歡迎交流。??
關于廣告打造爆款ppt可自行找我....
下一期:有想了解的,私信留言互動
記得分享給你覺得需要的伙伴喔!??
(來源:仕鳴先生)
以上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場!本文經原作者授權轉載,轉載需經原作者授權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