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yfair賣家們應該注意到,Wayfair上月開始會給每個供應商發送一份供應商合規評分卡,包括了賬號合規,訂單送達率,客訴率,退貨率,重復產品數等等,來幫助供應商更好的了解自己的賬戶績效,提高消費者的購物體驗。供應商合規評分卡選中有一項過激定價產品的覆蓋率和產品數的指標,有很多供應商表示自己的供應價并不高,為什么這項指標不達標,它的判斷依據是什么,又該如何改善呢?
所謂過激定價就是說產品的供應價過高。我們都知道,Wayfair區別于其他傭金制的電商平臺,它的產品售價是在賣家供應價的基礎上疊加wayfair的成本和利潤,從而形成終端零售價。如果賣家本身給到的供應價過高,就會導致Wayfair的零售價過高,不利于銷售和客戶體驗。因而供應價是否合理,也是Wayfair在監測的重要指標之一。
那么Wayfair是如何判斷產品是否供應價過高呢?
一個最主要的標準就是市場對比。Wayfair會對類似產品在市場上的定價進行比較,如果某個產品的價格明顯高于競爭對手的價格,那么它有可能被認定為過激定價。Wayfair也會評估產品的實際價值,包括材料質量、功能性和設計等因素。如果產品的定價明顯高于其實際價值,那么它可能會被視為過激定價。另外還有一個途徑就是消費者對產品價格的反饋。如果大量用戶投訴某個產品價格過高,那么它有可能被認定為過激定價。
如果一個產品被判定為過激定價,平臺也會給各位供應商發送供應價調整的郵件,賣家們要重視這一郵件,盡快做出調整,不及時調整會導致產品有被下架的風險!
也有供應商可能會問,我從來沒有收到過相關郵件,為什么我的評分卡上過激定價產品的覆蓋率和產品數兩項指標不達標呢?
如果有這樣的情況,賣家們可以向賬戶經理咨詢關于評分卡中指標不達標的具體信息,例如是哪個SKU有問題以及需要降價多少。賬戶經理也會提供有針對性的建議,幫助賣家制定解決方案。
基于Wayfair定價邏輯的特殊性,供應價是決定Wayfair產品最終售價的最重要也是最直接的因素。如果有過激定價的問題,供應商們一定要重視起來,防止因為價格過高而被禁售,影響自己產品的銷售和績效。
(來源:公眾號-跨境電商C14)
以上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場!本文經原作者授權轉載,轉載需經原作者授權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