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入跨境深似海,從此休息是路人。”加班、單休、大小周在跨境電商行業是普遍現象,為了達成業績目標,跨境電商企業普遍鼓勵自主加班,并以獎金、升職、調薪、加班費等福利作為支持。但有時候,加班也可能會變成企業的一種負擔,尤其是營收壓力大、仍處于虧損狀態的企業。
今日,一位在深圳某大賣工作多年的跨境打工人王志(化名)向雨果跨境爆料,針對其加班行為,公司層面向全員發出一個通知,要求所有人要嚴格執行8小時工作制,加班務必申請,通過審批才允許加班。
01
大賣要求全員遵守考勤制度
根據王志所述,他入職深圳大賣公司多年,是一名老員工,但由于基本工資占比較小,加班工資和績效工資占反而大,因此他自覺加班以完成業績。但在公司看來,他的行為可能不符合現有的考勤制度。
近期,王志看到公司HR發布了一個全員通知,稱根據公司最新的《人事考勤制度》之規定,員工如需加班需提交申請并經審批。根據業務部門的安排,公司再次重申公告,王志所在部門的工作時間為每天8小時,具體為上午9:00至12:30,下午14:00至18:30,公司嚴格執行8小時工作制。周六和周日將實行雙休。如訂單量有增加,公司需要安排加班的或者上班時間進行調整的,需部門和其本人溝通后,其本人提申請并經審批通過。
對此,王志表示,自己入職多年,拿到多次公司獎勵,現在公司特有針對性的出了一個全員公告,令其很不解,“打工人都明白,基本工資一般是收入一半甚至不到一半,而加班工資、績效工資、獎金等又是一半或占大頭。”
至于公司以其個人加班問題而通告全員的原因,王志表示并不清楚,但其身邊朋友認為,可能是業務調整,在沒有過多訂單的情況下,公司并不提倡加班。從全員通知能夠看出,王志所在公司希望員工嚴格執行8小時工作制,非必要不加班。
02
加班也會變成一種負擔
據雨果跨境了解,王志所在公司是跨境電商行業大賣,受消費需求萎縮、亞馬遜封號事件、平臺代扣代繳等事件的疊加影響,近幾年營收出現下滑,跨境電商業務處于虧損狀態。在此前,前述行業大賣已經調整了考勤作息時間,周一至周五,上班時間都是上午9:00至12:30,下午14:00至18:30,并且改成周末雙休,當時大賣表示此舉是根據市場變化及業務實際需要調整作息時間,而具體業務部門則可以根據工作實際情況進行員工排班。
在封號潮之后的一段時間,多個行業大賣都調整了作息時間,將原有的單休改成雙休。雨果跨境在招聘網站BOSS直聘上查詢上述大賣的招聘信息發現,其顯示“偶爾加班”,并在多個崗位名稱上明確標注“雙休”。從招聘狀態上看,目前處于“火熱招聘”中,近期新增上百個崗位。就招聘狀態而言,未見異常。
對于此事件,一位資深賣家表示,從企業的角度,基于業務量的考慮,調整考勤作息時間是管控成本的方式之一,但不見得就是裁員縮編的跡象,“其實在疫情期間,已經有很多中小賣家調整作息時間,比如周末雙休,在不裁員的情況下,這是相對合理的做法。過度加班反而是一種沉重的負擔。”
過度加班對于成本的增加是顯而易見的,比如增加企業的人力成本,包括員工的工資、社會保險和福利等。這將對企業的發展和盈利能力造成負面影響。
據雨果跨境最新的一項針對亞馬遜賣家的調研顯示,今年上半年,超過半數的賣家連50%的銷售目標都沒能達成,因此,從上半年的銷售情況看,跨境電商行業仍面臨較嚴峻的市場環境。在營收壓力劇增的背景下,如果優化考勤能減少部分費用開支,賣家有理由去選擇。
當然,有的賣家走向另一個極端,取消雙休、強制加班,以此“勸退”員工。去年就有消息曝出,一個鋪貨大賣曾跟風實行雙休制度,后由于業務進展緩慢,又宣布取消雙休,實行單休工作制,周六增加5個小時的工作時間,并取消每月允許3次未打卡的機會,甚至取消了年終獎。此外,鋪貨大賣還調整了績效評定規則,如果員工在績效考核中獲得C或者以下的評分,績效獎金則為0。
一位資深HR認為,從員工的角度,如果加班費用、績效工資占比較大,以多勞多得的心態加班做業績,無可厚非,但建議員工也要從企業管理角度,在規章制度之內合理加班,該走審批走審批,企業則提前商定加班規則。
在雨果跨境一份近2000位賣家參與的問卷調研數據顯示,有10%受訪賣家實行單休,57%受訪賣家實行大小周,僅23%實行雙休制度。可見,能雙休的跨境打工人仍占少數。
對于加班問題,你有什么看法?歡迎在底部留言交流。
跨境電商情報,關注雨果跨境
回復“雨果報告”下載2023跨境電商行業趨勢報告
封面/圖蟲創意
(來源:叫我趨勢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