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于海外消費疲軟、外貿訂單不足導致經營惡化,深圳一電子大廠無奈宣布提前解散,其曾經擁有數千名員工。行業中有部分賣家還與之有過業務合作。
大廠的突然倒下令人唏噓,對于賣家來說,可能少了一個供應鏈合作伙伴,而在倒閉風波中的普通職員只能被迫終止勞動合同,另尋他路。好在深圳大廠會按法律規定發放經濟補償金。
此外,另一個對賣家有較大影響的事件是UPS可能正在進行跑水賬號的二次大核查,貨代圈傳出消息稱有超150萬件貨被扣,涉及不少貨代和賣家的貨物。
01
電子大廠無奈提前解散
根據多個渠道消息,深圳老牌電子大廠**電器在8月15日發布一則《告全體同仁書》,企業股東會決議,決定提前解散,擬定于2023年8月18日結束經營。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四條第(五)款用人單位決定提前解散的相關規定書面通知全體員工,公司將按《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四十七條的規定支付相應經濟補償金,經濟補償金的計算截止日期為2023年8月18日,屆時所有員工的勞動合同將依法終止。
對于提前解散的原因,電子大廠在通知中表示,在全球經濟萎靡訂單減少的情況下,公司經歷了全球情疫情影響,加上經營情況進一步惡化,提前解散實屬無奈之舉。
公開資料顯示,上述電子大廠曾擁有員工數千人,主要生產經營家用電器、電熱烘機、啤酒機、磨刀機等,曾被評為“加工貿易出口百強”企業。
有賣家指出,跨境賣家的消庫存大潮或許已告一段落,但是眾多代工廠的庫存卻消化緩慢,持續積壓,從而影響現金流。
去年7月份,東莞某電子代工廠也被迫宣布停業停產、員工解散,其在通告中披露,因受多家跨境電商大賣的貨款拖欠,大量成品積壓在倉,造成惡性循環(有40%業務單量來自跨境電商供貨),國內外訂單嚴重脫節呈斷崖式下跌,大環境的影響直接導致公司遭受極大的沖擊,市場異常嚴峻。基于上述考慮,這家東莞電子大廠也做出停工停產、提前解散的決定。
疫情期間,外貿出口行業在疫情紅利之下一路狂奔,但在后疫情時代,訂單下滑是中小企業的普遍感受。今年4月份,商務部披露,從已回收的廣交會1.5萬家企業的問卷調查顯示,訂單下降、需求不足是企業遇到的主要困難,這和預期是一致的,今年的外貿形勢嚴峻復雜。商務部此前指出,我國外貿領域的主要矛盾,已經從去年的供應鏈受阻、履約能力不足,轉變為當前的外需走弱、訂單下降,這是一個重要的變化。
從工廠的角度,在如今的大環境下,如歸規避風險?縱橫四海品牌創始人朱秋城認為,工廠要謹慎把控風險,不要為了接單而一味地放寬賬期,和跨境賣家合作,可以考慮聯合運營,均攤風險。
02
150萬件貨被扣?!
工廠倒下,賣家擔憂供應鏈的穩定性,而在物流方面,近期也有一個不穩定因素存在。最近跨境物流圈盛傳一則消息,在UPS的第二次跑水賬號檢查中,超過150萬件貨被扣,同時,有大的跨境物流公司卷入其中。“深圳有一家物流公司,去年在美國用跑水賬號賺了上億,今年查跑水賬號之前聽到風聲就提前收手了。”有貨代表示。
今年5月,有貨代同行警告稱近期UPS正在進行大整頓,嚴打的重點包括“偷區”、“偷重”、“跑水賬號”、“技術賬號”以及“假面單”,多個賬號已經被拉入黑名單。此后,一個華人貨代物流企業負責人由于在6個月內運送了超過900萬個包含假郵資(業界俗稱“假面單)的郵件包裹,導致郵局估計收入損失超過6000萬美元,最終被美國當地有關部門拘留。
目前從多方消息來看,UPS對跑水賬號的整頓可能還在持續,如果賣家合作的貨代使用了跑水賬號,貨物將有被扣押的風險。“從4月到現在都沒有收到任何單號信息,這是跑水賬號嗎?”、“收件人變成未知了,這是被送去棄貨倉了嗎?”……隨處可見的賣家求助信息,跑水賬號整頓風波帶來的影響會越來越大,賣家在尋找貨代合作時需要更加謹慎,不要一味追求低價。
針對跑水賬號問題,UPS曾砍掉了很多賬號,扣押了部分賣家的貨物,貨代公司也因此賠了不少錢。據行業人士稱,后續還有一些貨代公司會陸續暴雷。
不過,據賣家爆料稱,一些在跑水賬號風波中倒下的貨代公司后面換個了公司名稱,又繼續在大量低價攬貨,“去年認識的一個貨代,因為跑水賬號被查,老板跑路了。但我最近在另一個群里看到,他們又在發消息,問了下還是同一個老板。”
一位貨代行業人士表示,這樣的做法在貨代圈內并不少見,因為貨代的門檻較低,一個老板往往有多個公司主體,就是為了留一手。此前要求賣家眾籌400萬清貨的深圳某貨代就被曝出,老板名下有多家公司,但大多公司案件糾紛纏身。
外貿工廠嚴峻的生存考驗、末端物流配送的不穩定,2023年下半年,跨境賣家仍面臨諸多不確定因素。但下半年是跨境旺季,你會如何布局?歡迎在底部留言交流。(文/雨果跨境 柯詩文封面/圖蟲創意)
俄羅斯跨境平臺Ozon最新招商政策,8月24日廈門,高管現場分享,掃描下方二維碼即可報名。
(來源:雨果跨境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