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號稱跨境電商物流之痛的海外倉建設迎來黃金時代。在國家政策鼓勵跨境電商企業加速布局海外倉、體驗店的大背景下,跨境電商開始成為電商領域今年最活躍的一股力量。
目前中國規模較大的出口跨境電商大多選擇在國外建設海外倉,且每個海外倉面積均在3萬-5萬平方米,規模較大。其中,蘭亭集勢、敦煌網、大龍網等知名出口跨境電商更是全球廣布海外倉。相比而言,進口跨境電商則大多建立2000-3000平方米面積較小的海外倉。
業內人士分析,政策助推下,跨境電商海外倉的建設迎來了黃金時期,但搭建海外倉亦存在空置危險,能否做到“量體裁衣”很關鍵。
物流之痛:“出海”行路難
一直以來,跨境電商快速發展但卻始終受物流制約,送貨時間長、運費貴就像一個怎么也沖不破的壁壘。
和普通電商不同,跨境電商的物流成本十分高昂,一些商品價格甚至還比不上運費。
“找貨代,香港小包、中郵小包都很便宜。”跨境電商賣家李行對記者表示,很多小賣家都選擇這種物流方式。記者隨后聯系了多個貨代公司了解到,貨代公司往往能提供九五折等的一定折扣。
但物流費省了,新的問題也來了。
“國際小包時效性比較長,遇到特殊情況,會遭到客戶的投訴。”李行對記者坦言,歐美客戶對時效性的要求比較高,如果配送時間超出預期,他們就會選擇投訴。
目前,由于外貿電商單筆訂單的商品數量較少、體積較小,所以在線外貿賣家向海外買家發貨一般不會采用傳統集裝箱海運的方式運輸,主要通過國際快遞及國際外貿小包兩種方式。
采用國際快遞雖然時效能夠保證,但運費太貴,經常一筆訂單的利潤還不夠支付快遞費用。如果賣家相應提高商品售價,則在與國外產品競爭時,喪失價格優勢。而在外貿小包中,目前最為流行的是航空小包,雖然價格優惠,但時效性卻難保證。
“在電子商務平臺上進行跨國貿易,最大的挑戰之一便是不穩定的物流配送體系。”eBay中國商務發展總監湯亦珩表示,“一宗從中國境內到境外的網絡外貿交易物流配送周期一般在5-30天,時間波動相當大。但在交易的過程中,物流配送的速度卻是影響境外買家購買體驗的重要因素,進而影響賣家的銷售表現。”
有統計數據顯示,中國目前有20多萬家企業從事在線出口交易,年交易額已超過2500億美元。盡管發展迅速,但對跨境電商賣家來說,想要獲取更高利潤,物流是一個不得不破的壁壘。
新海外圈地運動:海外設倉迎來黃金時代
跨境電商海外倉建設迎來政策發展紅利期。李克強總理日前在主持國務院工作會議時強調,要促進跨境電子商務健康快速發展,用“互聯網+外貿”實現優進優出,鼓勵跨境電子商務零售出口企業通過海外倉、體驗店等拓展營銷渠道,培育自有品牌和自建平臺。
在進口方面,商務部此前發布的《“互聯網+流通”行動計劃》表示欲推動建設100個電子商務海外倉。曾碧波表示,海外倉對于進口跨境電商和出口跨境電商的作用不同,但跨境電商和海外倉備受國家關注,無疑迎來拓展的最佳時期。
目前中國規模較大的出口跨境電商大多選擇在國外建設海外倉,且每個海外倉面積均在3萬-5萬平方米,規模較大。其中,蘭亭集勢、敦煌網、大龍網等知名出口跨境電商更是全球廣布海外倉。相比而言,進口跨境電商則大多建立2000-3000平方米面積較小的海外倉。
來自北商商業研究院的統計顯示,天貓國際目前尚未布局海外倉,京東則計劃今年內將到俄羅斯和東南亞地區建立海外倉。唯品會也宣布將在韓國建立首座海外倉。在已有海外倉的進口跨境電商中,洋碼頭目前在美國、澳洲等多個國家擁有10座海外倉,預計年內還將再自建6座。母嬰垂直類跨境電商蜜芽寶貝則在德國、荷蘭、澳洲建有3座海外倉。
困難:運營門檻高 存空置風險
雖然國內政策紅利為海外倉建設帶來利好,但海外倉在前期租賃搭建、后期運營等方面依然存在不少困難。
曾碧波表示,對于風口下的跨境電商來說,海外建倉并不存在土地或建設成本過高等問題,目前主要問題在于缺乏通曉國內、國外市場的國際化團隊、人才,“中國企業在國外尋找專業人才、團隊來按照中國企業的管理方法做海外倉的搭建是有困難的。這便形成一個較高的運營門檻”。
據曾碧波介紹,美國一間規模在3000平方米左右的海外倉,資金投入大概在上百萬美元,其中人工成本約占30%-40%,其余投入則包括倉庫內硬件、軟件等設備。另一方面困難則來自于個別政府在政策、用工、勞動力、商業服務等方面。曾碧波表示,部分國家政府效率低下也會導致海外倉建設進程過慢。快遞咨詢網首席顧問徐勇則表示,跨境電商在海外建倉一般會帶動當地經濟發展、增加就業,因此中國跨境電商建設海外倉也可享受不少當地政府的優惠政策。
此外,海外建倉還面臨著空置風險。北商商業研究院的專家分析認為,海外建倉可以幫助出口企業搶占市場,提升中國企業的競爭實力,增加流通性;對于進口跨境電商而言,海外倉可提升企業的供應鏈效率,降低進貨門檻,為中國消費者提供更豐富的商品。但跨境電商大規模興建海外倉存在空置危險。
曾碧波坦言,對于進口企業來說,海外建倉風險不小。“海外倉建設需根據跨境電商自身規模、特點、需要等多重因素考慮來搭建。洋碼頭對于倉庫的選址、規模等都擁有一套精準的數據分析體系,絕對不盲目投入。”
據記者了解,倉儲行業已經十分發達的中國南方地區便曾多次出現“旺季爆倉淡季空置”的現象,仲量聯行的統計數據顯示,去年四季度廣州非保稅倉凈吸納量達9萬平方米,其中整體空置率達8.4%。
事實上,目前,與傳統電商的天下格局已定不同,跨境電商尚未形成一家獨大或寡頭局面。因此,有業內人士對記者分析,由于跨境的運輸路線長,中間涉及因素復雜,因此海外供應鏈體系的成熟度將成為決定各家跨境業務成敗的核心條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