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新華社墨西哥城4月23日消息,墨西哥總統洛佩斯22日簽署法令,針對鋼、鋁、紡織品、服裝、鞋類、木材、塑料及其制品等544項商品征收5%至50%的臨時進口關稅。
該法令4月23日生效,有效期兩年。
(墨西哥官方原文截圖)
根據該法令,紡織品、服裝、鞋類等產品將征收35%的臨時進口關稅;直徑小于14毫米的圓鋼將征收50%的臨時進口關稅。
(部分商品關稅稅率截圖)
對于從與墨西哥簽訂了貿易協定的地區和國家進口的商品,如果滿足協定相關規定,將享受優惠關稅待遇。
墨西哥BASE金融集團經濟分析總監加芙列拉·西列爾認為,關稅措施可能會導致墨西哥通脹壓力加劇,“保護主義在任何地方都行不通”。
對于我國跨境貿易來說,受影響比較大的是“鋼鐵及鋼鐵制品”、“塑料和橡膠”、“運輸設備及零件”、“紡織”和“家具雜項”等。而其中就這五大類的出口額,幾乎就占了我國對墨出口額的八成及以上。
作為接受投資、產業鏈轉移的發展中國家,墨西哥為什么要頻繁變動關稅,增加門檻呢?這不是不利于本國經濟發展么?說白了,還是墨西哥為了幫助本國企業發展,墨西哥希望通過關稅調整,維持國內市場穩定、公平,以保護、扶持國內“脆弱”的工業產業。
墨西哥關稅的再次調整,意味著著全球貿易環境閉塞性進一步加劇,“田園牧歌”式的出海模式,注定已是日暮途窮,中國跨境賣家面臨新的時代巨變。中國賣家出海經歷過和平的美好時光,隨著入局人數加多及全球經濟下行,各個國家都開始“勒緊褲腰帶”過日子之后,對外來者也變得嚴格起來,這或出于對本國經濟的保護,或出于對全球政治格局的考慮。
政策層面的圍剿封鎖、消費者層面的消費力下降、運營環境方面各類成本高企,中國跨境人面臨的局勢將更加艱難,“變革”成為出海的跨境人務必要進行的事。
未來,將更考驗賣家的精細化運營能力,面對不同的市場用同一套打法必然行不通,需要根據當地的政策法規,有針對性地調整出海方式。
例如此次墨西哥上調關稅,企業首先要做的就是排查自己的產品是否在名單內、供應鏈穩定性是否受影響。要么就要根據墨西哥本土法律,使自己的產品符合免稅規定——企業具備IMMEX資格,可以免稅進口原材料生產出口產品。
供應鏈能力強弱,也將左右著跨境賣家能走多遠、能做多大。能做好供應鏈管理其實并不容易,如何做好數據反饋、分析并作用于產業鏈調整,如何做好資源整合,發揮最大效用也是需要重點考慮的事情。其中SISA中墨供應鏈一直以來的雙清包稅物流服務,希望也能在此次墨西哥關稅政策調整之際緩解賣家們的壓力。畢竟通過近期各個市場的動作,墨西哥跨境賣家應該能感受到市場上政策的收緊,應勢而變不再是選擇項而將是必選項。
(編輯:江同)
(來源:SISA中墨供應鏈)
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場!如有關于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于作品發表后的30日內與雨果跨境取得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