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速成長的“優衣庫神話”也開始顯現陰云。
雨果網從《東洋經濟Online》10月25日的報道中了解到,在迅銷公司10月8日發布的截至2015年8月份年度合并結算中,營業利潤并沒有達到預期,并且相差至少有350億日元。雖然銷售額同比增長21%達到1兆6817億日元,營業利潤增長26%達1644億日元,都更新了過去的最高紀錄,但是沒有達到預期還是有些失望。結算公布的第二天,迅銷股價下跌率一度超過10%,總市值也減少了5000億日元。
其主要原因在于日本國內市場疲軟,美國的赤字幅度也大于預期。
日本國內的優衣庫,盡管營業利潤同比增長10%達1172億日元,依然算是堅挺,但是比預期減少約100億日元。入夏以來的銷售不振是主要原因,6~8月的實體店鋪營業額比去年同期減少了4.5%,這也是時隔3年出現了連續2月的減少。除了天氣異常的原因之外,其他競爭公司的逐步強大也是形勢轉向更嚴峻。
國內客流量逐漸減少
“沒抓住時尚的潮流趨勢。T恤等核心產品缺貨較嚴重。”優衣庫的柳井正會長也在自省。
雖然迅銷公司計劃在截至2016年8月,將現有的店鋪銷售額提高4%,但是難度看起來并沒有降低。日本大型證券公司的分析人士指出:“2016年春,這樣的疲軟狀態恐怕還會持續,并且漲價帶來的影響也會逐步顯現。”優衣庫也因為日元貶值的原因進行了價格上調,秋冬商品中約有2成的價格平均上漲10%。繼2014年價格上調以來,超過5000日元的牛仔褲和超過7000日元的羽絨服都讓消費者覺得“偏貴”。
事實上,優衣庫的顧客有逐漸減少的趨勢。盡管到目前為止都依靠客單價上升來進行補足,但是給予顧客“優衣庫價格”的定位和形象已經在慢慢偏離。
美國市場赤字擴大
另一方面,海外業務也是牽引著業績的重要環節。中韓市場依然保持穩定的好成績,但美國市場卻銷售不振。
作為世界上服裝產業最大的市場,柳井正把美國放在了最優先的位置,優衣庫也是開設了近40家店鋪。但是,持續的銷售不振,導致赤字幅度比預期的要大得多。店鋪的虧損甚至已達33億日元。同樣在美國開店,2012年收購的牛仔品牌“J Brand”低調許多,截至2014年8月,計算在內的虧損有51億日元。
柳井正會長表示:“美國的經營水準比較低。品牌知名度在大城市還好一些,但是在郊外的賣場并不盡如人意。或許想要改善現狀,應該把最精銳的產品送往美國市場,所以今后的開店政策可能有一些變化。”
截至2014年8月,優衣庫在美國開了18家店,到2015年8月又再增加17家。不過今后可能會控制開店的速度,改在大城市開設旗艦店,另外也會繼續在電商領域加大力度。只是,大城市對于品牌認知度更大的同時,店鋪租金也更高,早期想要快速扭虧為盈難度較大。(編譯/雨果網 黃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