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進入10月,出口電商年終促銷季也算是正式拉開序幕,無論是新生的“雙11”,還是霸氣不減當年的“黑五”、“感恩節”、“網絡星期一”和“圣誕節”,都直接影響著中國賣家今年的整體銷售情況。為此,雨果網推出《年終大促指南》系列文章,從平臺動作、海外市場資訊及賣家實操等多角度,為備戰中的賣家提供更多的營銷思維,多層次提升年終促銷收益。以下文來自外貿實操指南《C周刊》2014年1月刊,文章內容有部分刪減。
主營手機、平板電腦等產品的深圳市伽利略科技有限公司,在這個歲末購物季中訂單暴增。在速賣通平臺上,增長是平時的8-12倍,整體而言與往年同期相比,也增長了大概4-5倍。
該公司到底有什么“武功秘籍”可斬獲如斯呢?
其經理王國路表示,在旺季的促銷活動中,最頭痛的就是促銷和物流的人員分配。為此,他們公司采取了“兩班倒”、“24小時”大作戰的應對策略。
打折促銷,清倉甩賣
“我們的促銷活動,主要圍繞西方國家的圣誕節,安排在12月份開始。與此同時,為了配合2014年2月份俄羅斯的男人節,及3月份的婦女節,2013年年底及2014年年初,我們都得重點準備。”他說。
王國路表示,公司的電子商務平臺主要以速賣通為主,為了配合速賣通12月的促銷活動,把銷售人員分成主會場(24小時)和分會場。為了避免旺季忙起來手足無措,公司提前備貨,并提前把貨準備好,適當地進行提前打包。
“我們將多款產品放入促銷活動中,并向工廠申請最低價。公司主要的促銷手段是打折,將部分產品價格降至全年最低,清倉甩賣。促銷活動中,熱門產品的數量是平時的十幾倍。”他說。
他透露,公司主要通過郵件、Facebook、Youtube等方式做宣傳。
物流是個大問題
王國路告訴C周刊,在整個促銷過程中,物流很讓人頭疼。
“物流是個大事,特別是發到俄羅斯、巴西,由于不能在海外建倉,我們只能發小包。一到旺季,物流堵塞,只能聽天由命,我們從十月份就一直等著物流。”他說:“中國物流發展緩慢,導致十月份丟過一批貨,損失了數萬元。為了應對旺季,公司在物流的人員安排上做了詳細的安排。將物流部以及能用的人全都用上,兩班倒,24小時不間斷地徹夜奮戰。”
“未來外貿的大趨勢是小單多頻率,特別是電子產品,這是不可逆轉的。但因為電子產品的流行周期短,如果物流不給力,耗費時間長,將極大的影響產品的銷售。”他說。
對此,他對以下兩種解決方法寄予希望:未來將支持民營物流公司,讓它們走向世界;郵政改革。“目前中國郵政不收電子產品,國有企業不作為,怕出事,怕擔風險。”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