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潮流電商平臺得物(Poizon)正加速其全球化步伐。近日,Poizon正式推出俄語版本網站及移動應用程序,俄羅斯用戶現已可以直接在平臺上下單訂購商品,無需通過中間商。
在跨境電商持續“內卷”背景下,得物的這步棋,不只是平臺擴展用戶的簡單動作,而是其全球化策略向“本地化+自營化”過渡的又一個顯性信號。【2025年俄羅斯電商規模預計將達到1000億美元,增速顯著!7月16日Ozon產業帶系列峰會-杭州站,將深度拆解俄羅斯電商機遇與增長潛力,掘金新風口!點擊報名】
01
Poizon 俄語站及App正式上線
作為起家于“潮鞋+鑒定”模式的垂類電商平臺,得物自2017年轉型以來迅速成長,其用戶畫像集中在年輕、高消費意愿、高信任門檻的Z世代。借助“先鑒別后發貨”的獨特機制,平臺在國內潮流消費圈中建立了強信任壁壘。
出海,是其自然的下一步。早在2021年,得物便已上線國際版App——Poizon,但與大多數將“國內模式復制到海外”的打法不同,Poizon 的路徑顯得更謹慎:它并未一開始就大張旗鼓上線多語言站點,而是先行在香港、日韓、歐美市場進行市場測試、建立本地倉、招募頭部品牌,再逐步開放App和直郵服務。
此次俄語網站與App的同步上線,是Poizon海外戰略階段性落地的一個新坐標。據平臺披露,Poizon 俄羅斯站目前上架了約 36 萬雙運動鞋和超過 400 萬件服飾與配飾商品,涵蓋 Nike、New Balance、Adidas、Prada、Louis Vuitton 等超過 1000 個品牌。
商品類目從潮鞋拓展至潮流服飾、箱包、配件、玩具等多個垂類,整體產品結構向“中高端潮流生活方式平臺”過渡。
圖源:https://poizon.ru/
相較于競爭白熱化的歐美成熟市場,俄羅斯為得物提供了一個相對“結構性友好”的出海環境。
一方面,在西方品牌因地緣政治等因素大規模撤出后,原有的高端消費供給出現斷層。這種結構性變化推動一部分用戶轉向新的渠道或品牌進行替代性消費,尤其是在奢侈品、潮牌等領域,存在一定的空白空間。
另一方面,盡管俄羅斯已有Wildberries、Ozon等本地電商平臺,但在潮流消費、電商內容化運營等方面的垂直能力尚不突出。對于以潮鞋、服飾等為主打類目的Poizon而言,這為其切入提供了一定的市場窗口。
更關鍵的是,得物并非從零切入。過去幾年,通過與Ozon、CDEK.shopping等平臺的合作,其商品已在俄羅斯實現初步滲透,并積累了一定的品牌曝光和用戶基礎。此次上線俄語網站與App,是從“依托渠道觸達用戶”過渡到“自主運營構建閉環”的關鍵一步。
02
得物出海的優勢與困境
作為曾被視為中國版StockX,以“先鑒定后發貨”模式崛起的潮流電商,得物的出海模式結合了多方面的優勢與挑戰,呈現出較為獨特的跨境電商發展路徑。
從多方資料得知,得物平臺出海的戰略路徑主要以“平臺化擴張”為主,通過Poizon海外平臺快速復制國內模式,其核心策略是多品類擴張(如食品飲料、美妝等),強調多品類擴張與年輕消費群體的深度連接。
而在這其中,已驗證的國內商業模式與供應鏈基礎是其最大的出海優勢。
“先鑒定后發貨”是得物“金字招牌”。這種模式通過嚴格鑒別流程,確保商品真實性,在獲取消費者信任的同時不斷擴大其用戶量,該機制也通過StockX、GOAT等海外潮流平臺的實踐證明了全球普適性,這種“情緒價值”在海外市場同樣具有吸引力,尤其在年輕消費者中。得物更在此基礎上創新升級,如采用的全/半托管模式讓商家只需供貨至海外倉,上架、運營、物流均由平臺負責,大幅降低中小品牌出海門檻;分層傭金設計雖高于行業平均水平,卻以鑒定背書換取溢價空間。
在品類策略上,得物跨境業務精準聚焦數碼、保健、家居等高增長領域,在2023年,這些品類營收增幅超100%,巧妙避開了亞馬遜主導的服飾紅海競爭。
然而,得物平臺出海也面臨不少困境。一方面,國際市場競爭異常激烈,它不像SHEIN、TEMU那樣依靠極致低價與平臺補貼攻城略地;尤其是在美韓等潮流重鎮,已有Nike、Foot Locker、StockX、GOAT等成熟潮流電商平臺,得物作為后來者需面對強勁競爭,品牌認知度和用戶習慣的培養需時日。
另一方面,文化差異與本地化運營的挑戰也十分顯著。不同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和潮流文化差異較大,導致得物難以簡單復制國內成功模式。以東南亞市場為例,年輕人收入普遍較低,難以承受高價潮流商品,影響消費轉化率。其次,得物在海外市場的用戶留存率較低。數據顯示,POIZON(得物海外版)全球累計下載量雖達210萬,但次日用戶留存率僅約15%,遠低于行業平均水平,用戶粘性和活躍度仍需提升。
而且歐美消費者對“潮牌”的接受度也與亞洲市場有著明顯不同。如美國球鞋文化積淀40年形成完整產業鏈,而中國缺乏類似土壤,導致得物將“潮品鑒定”復制到歐洲時遭遇本地潮流IP缺失的難題,以及在近些年,海外年輕消費者對性價比的追求上升,得物的輕奢定位難以滿足這一需求,其“情緒價值”模式面臨挑戰。
與此同時,得物在國內的口碑也出現明顯的崩塌趨勢,其因產品質量、真假而被投訴的案例也在不斷增多。據了解,在黑貓投訴平臺上,得物的投訴量已高達數十萬條,其中很多問題主要集中在假冒偽劣產品、霸王條款、欺騙用戶等。不少消費者因信任得物,在其平臺購買檢驗為正品保證球鞋,收到產品后經過第三方鑒定為假貨。
總體來看,得物面臨文化差異、用戶留存、品牌信任和競爭壓力等挑戰,想要通過不斷優化供應鏈、強化本地化運營和豐富品類布局,穩步推進國際化進程,還需要時間的驗證。
文/雨果跨境 封面/圖蟲創意
(來源:雨果跨境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