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02-16 09:59
春節過完,大家都送出去了多少壓歲錢?按照一些地方的習俗,還沒結婚的恐怕還能再收入幾年。這種壓歲錢和新春祝福的你來我往也是這個節日的一大傳統,而鄰居韓國在今年,一些人給壓歲錢的方式也發生了改變。
雨果網從《朝鮮日報日語版》近日的報道中了解到,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一些韓國人在給壓歲錢的時候,開始用禮品兌換券代替嶄新的紙幣,長期在香港出差的韓國公司職員A(38歲)就是其中一個。因為春節沒有回韓國,A與家人的春節祝福是依靠視頻通話,給侄女的壓歲錢也是通過手機發了蛋糕兌換券,這讓他覺得非常方便。
無獨有偶,大學教授B(53歲)從去年開始就沒有送出現金,而是改用購物券當作壓歲錢,今年也是送給女兒化妝品的兌換券。還有在美國留學的C(28歲)過年沒回家,也是通過社交工具Kakao Talk為父母送上了酒店餐券。
互聯網購物和通訊在一步步改變人們的生活,或基于方便,或由于時空上的距離,禮品兌換券成為了不少節日贈禮的好選擇。根據韓國通訊公司SK旗下電商平臺的數據,春節前的兌換券銷量會比平時增長3.4倍,而韓國購物網站CJ O shopping在春節連休前的兩周(1月22日-2月4日),禮品兌換券的銷量與12月22日-1月4日相比也增加了26%。
不過對于這樣一股風潮,也有一些人不贊同。韓國“Include”網站做了一項問卷調查,在4960位回答者當中,有35.1%的人表示“壓歲錢一定要現金”。“你可以拿小型無人機代替曾經的風箏,但是壓歲錢和面對面的交流才是真正意義上的過年。”有網友如此表示。(編譯/雨果網 黃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