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了保護其國內的養蠶業,印度將調整生絲進口關稅,從目前的5%提高至15%。雨果網了解到,此舉在印度業內備受爭議,一些業內人士認為此舉將影響印度絲綢產品的出口,原因是目前印度自產的生絲質量較差,其出口的絲綢產品原材料——生絲,大部分從中國進口。提高關稅后,意味著其絲綢產品的出口成本將大幅提升。
雨果網從《印度經濟時報》的報道中獲悉,由于生絲的進口關稅將從原來的5%提高到15%,印度以絲綢為原材料的衣服將會變得更加昂貴。
近日,印度財政部長宣布,決定將進口生絲的關稅從5%提高到15%,從而阻止更多的中國生絲產品出口到印度,以保護印度國內的養蠶產業。此舉恰逢印度國內正面臨絲綢生產上出現新的突破。
據報道,印度出口絲綢共計2500億印度盧比,已經成為絲綢出口大國,且其國內市場需求也同樣巨大。印度目前在絲綢織造、染色、印花、繡花等方面的工藝技術已日趨成熟,每年有大量的絲綢產品出口到世界各地。
目前,印度大多數的生絲產品為桑蠶絲,主要產地有卡納塔克、安得拉、泰米爾納德、西孟加拉、查謨、克什米爾和馬哈拉施特拉等地區。印度產的其他絲綢產品還包括asar、蓖麻和蒙加。蒙加又叫做金絲綢,僅產于阿薩姆地區。不過,桑蠶絲的產量占印度總絲綢產量的93%。
2011-2012年度,印度自產絲綢23000噸,今年預計產量將超過26000噸。印度是世界第二大絲綢生產國,僅次于中國。
政府決定提高生絲的進口關稅已經引發了該行業的連鎖反應,因為這意味著從中國進口的絲綢產品將會變得更昂貴。目前,印度從中國進口的生絲產品,其到岸價已經超過50美元/公斤,而關稅提高后進口價將會進一步提高。因此,印度業內普遍擔憂,政府此舉將影響其國內的絲綢產品出口。
“對我們來說,這將使絲綢產品的出口成本更高。”印度絲綢協會會長Tantia Vikram說。他透露,目前印度出口的絲綢產品,主要原材料基本從中國進口,因為印度國內自產的生絲質量不高,國外市場可能不會接受這種質量。
不過,政府此舉也得到一些人的支持,他們認為,印度的絲綢產品質量不遜于中國絲綢,政府的舉動是好的,會鼓勵更多農民從事養蠶業。
雨果網了解到,提高生絲的進口關稅其實僅僅是印度政府減少從中國進口生絲的其中一個舉措。一直以來,印度還在不斷研究生絲新品種的開發。隨著新品生絲的不斷研發成功,印度自產生絲質量的不斷提高,該國將會大幅減少從中國進口生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