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眾所周知,日本和西方國家在很多方面都有差異。
日本人已經形成非常獨特的文化,包括:
怪誕的時尚
極具挑戰性的設計
以及出名的奇怪TV節目
那么,數字化市場如何?在一個因為數字媒體,文化日趨相同的世界,日本有什么突出的地方嗎?
雨果網從外媒近日報道中了解到,Econsultancy最近發布了《日本數字化報告》。報告涵蓋了日本的人口統計、數字化狀態、社交媒體、搜索引擎和電商網站,詳細講解了日本的數字化市場。
日本數字化文化有很多迷人的特征,以下是5大主要方面。
1)日本國產社交網絡LINE人氣超高
談到日本數字化,就必須從它的國產社交網絡Line說起。2011年日本海嘯危機期間,Line迅速崛起,在正常手機溝通失敗的時候,人們紛紛選擇Line聯系他們的家人和朋友。
自此,Line在日本變得無所不在,為用戶提供聊天、語音聊天、視頻聊天、私人時間表、游戲、品牌渠道、以及其它很多功能。
現在,每個季度Line都取得很大的發展,一般來說,活躍在社交媒體上的日本人基本都有Line賬號。
Line人氣高的一個鐵證就是,2016年7月Line在東京紐約上市,第一天股價就上漲50%。
2)Facebook同時也是重要商業網絡
2008年Facebook進入日本市場,但直到2011年,用戶僅200萬,相對來說仍然很少。
2011年日本海嘯期間,Facebook也找到了自己的市場。與其他社交媒體不同,Facebook要求填寫真實名字,災難過后,人們無需直接詢問就能在Facebook上查看遠方的朋友或同事是否安好。
海嘯過后,Facebook聲名鵲起,用戶不斷增加。
現在,Facebook在日本不僅是社交網絡,還成長為重要的商業網絡。
有傳言稱,Facebook已經取代了LinkedIn的地位。LinkedIn鼓勵用戶公布自己的職業成就和目標,這對于日本人來說并不那么容易接受。但是因為Facebook提供真實姓名,平臺以相對低調的方式幫助用戶建立和保持商業聯系。
3)雅虎日本站與谷歌搶用戶
很多人都知道,雅虎已經被美國通信巨頭Verizon收購。但是,Verizon并沒有完全將雅虎收入旗下,雅虎日本站仍然獨立運行。
雅虎日本站建立起一個非常強大的獨立品牌,直接與谷歌爭奪月度活躍用戶(MAUs)。
而且,比日本其他網站擁有更多電商訪客。
目前,雅虎日本站的月度活躍用戶按兩位數的同比增長率增加。
4)聊天機器人在日本市場興起
2016已經成為標志性的一年,機器人(Bots)適用于很多電商網站或信息服務平臺的聊天界面。但是,大多數公司還未大規模引入各種各樣Bot平臺。因此,Bots今年仍然未能實現商品化。
然而在日本,Line為品牌提供Bot插件,很多聊天機器人已經投入使用。達美樂的披薩機器就是一個例子,截止到目前已經接收1億日元(約合100萬美元)訂單。
5)品牌商利用虛擬貼圖走紅社交網絡
如果你問LINE用戶現在社交平臺上最活的是什么,大多數人會回你一個詞——貼圖。虛擬貼圖與表情符相似,用搞笑的方式來表達情緒。
但是,LINE利用它們在社交網絡的走紅,允許品牌商設計自己的定制貼圖(當然,收取一定的服務費)。
對于品牌而言,LINE貼圖可以傳遞品牌信息,幫助品牌用戶向她們的朋友宣傳該品牌。
(編譯/雨果網楊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