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產品篩選(Product filter),看起來是電商網站上一個非常微小、甚至無關緊要的特征。但事實上,產品篩選系統是衡量用戶體驗優劣的重要因素。
雨果網從外媒近日的報道中了解到,下面8個有名時尚零售網站的產品篩選情況各不相同,有成功,也有失敗。
1、H&M
瑞典服裝品牌H&M的“特色店鋪”過濾系統,讓用戶通過策劃主題篩選產品。
雖然理論上看起來很有創意,但其實沒有什么作用。
H&M網站似乎忘記了,產品篩選的主要目的是縮小產品范圍,以便于消費者找到符合條件的產品——而不是把她們引向隨機產品范疇,而用“牛仔褲”這個詞顯然更加容易篩選。
除此之外,常規產品篩選非常簡單。
通過選擇顏色、尺寸和風格,加上一個便利的“重置”按鈕,可以非常容易地將產品范圍縮小到符合消費者需要的范疇。
2、River Island
英國高街品牌River Island的篩選系統要求高精確度,因為消費者一次只能選擇一個條件。
但是,River Island網站有一個特征比較特別,它允許人們查看符合條件的產品數目。雖然作用并不很大,有時候人們確實更關注數目而不是自己正在選擇的類別。
比如,如果一個過濾系統篩選出來的產品只有兩件,人們就可以提前知道,而不是在點擊瀏覽時才失望地發覺這點。
3、Zara
西班牙品牌Zara的篩選系統是個大集合。位于網站頂端,而不是左側的篩選系統,更容易吸引人們的注意力。
消費者可同時選擇幾個篩選條件,使用具體要素,比如“特征”和“顏色”。
說到具體……有人知道“淡褐色”襯衫是什么樣嗎?
感謝Zara篩選系統,現在你知道了。
另一方面,Zara網站的篩選按鈕并不容易發現,也沒有突出顯示選擇區域,這是一個非常大的用戶體驗問題。
讓人苦惱的是,還沒有辦法排序篩選結果。
4、Ted Baker
英國時尚品牌Ted Baker的網站非常漂亮,但是產品篩選系統卻并不那么讓人滿意。
消費者確實有很多篩選條件可供選擇,包括款式、顏色、尺寸等等。但是,與River Island類似,一次只能選擇一個篩選因素(比如顏色或尺寸),然后必須返回重新選擇另一個篩選因素。
另外,下拉菜單出現的速度有點慢,整個流程顯得有點令人抓狂。
幸運的是,Ted Baker有創意文案和雜志,人們還能在網站上發現很多令人驚喜的地方。
5、Hunter
與Ted Baker類似,英國時尚品牌Hunter的產品篩選是下拉菜單的形式,但是,篩選標簽獨立存在,更方便消費者篩選產品。
Hunter網站還有一些友善的設計,比如當用戶縮小范圍搜索時,會出現滴的一聲。網站篩選區域右側還提供一個重置按鈕。
6、Marks and Spencer
用戶評論是很多零售商忽略的一個區域。作為信任的標志,評級系統對于不確定購買哪款產品的消費者來說非常有用。
英國Marks&Spencer(馬莎),是一個非常機敏的零售品牌,充分利用了用戶評論。
Marks&Spencer網站允許消費者采取“星級篩選”方式(1顆星以上,2顆星以上等等),這對于看重其他用戶評價的消費者來說,非常有幫助。篩選區域位于網站左下側,雖然不起眼,用處卻很大。
7、Suit Supply
與H&M對比,荷蘭時尚品牌Suit Supply也是個很成功的例子,以更具創意的方式來進行產品篩選。
舍棄文字篩選,Suit Supply網站突出各種產品特征,機敏地展示出零售品牌提供多樣化選擇。
從衣領類型到服裝款式,這些篩選條件簡單而有效,在其它零售網站上很少見。
8、ASOS
擁有大量產品的ASOS,選擇綜合性的篩選系統是個正確的選擇。
從品牌和風格到款式和袖長,有很多不同的選項供消費者選擇。不同的篩選條件,指向不同的產品類別——非常聰明的一個做法。
在幫助消費者找到喜歡產品的同時,還幫助ASOS品牌展示了豐富多樣的產品。
我們能學到什么?
雖然H&M網站的做法并不是特別有效,品牌為消費者提供產品過濾的意愿仍然值得肯定。
如果方式正確,一個有效的產品篩選系統可以極大改善用戶體驗。
速度快、視覺效果清晰、能同時選擇幾個篩選條件……簡直完美!(編譯/雨果網楊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