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雨果網從韓國媒體近日的報道中了解到,隨著中國電商市場的逐漸飽和,東盟地區(ASEAN)正在逐漸成為世界上最具潛力的電商市場之一。
另外,2015年東盟經濟共同體(AEC)的建立也為尋找海外新商機的韓國零售商提供了巨大的市場機遇。大部分的東盟國家成員,包括印尼、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菲律賓和越南等國家,目前都在經歷一場電商市場的繁榮期。
由于互聯網的低滲透率及顧客的購買能力不高,東南亞的電商市場一直相對處于欠發達狀態。
然而,隨著中產階級的崛起和互聯網普及率的提高,這個地區的網購者及移動購物者數量正在飛速增長。
據貝恩咨詢公司稱,東盟地區中年齡達到16歲、使用電商的數字消費者數量在2015年達到了1.5億,其中約1億或75%的人群會實際在網上購物。
按國家來排名的話,印度尼西亞的5100萬數字消費人群名列第一,隨之是越南(3100萬)、菲律賓(2800萬)、泰國(2300萬)、馬來西亞(1400萬)以及新加坡(300萬)。
據TechCrunch在2015年6月報道稱:“中國和國際互聯網公司應該把東南亞地區的電商市場作為他們下一個潛在的淘金地。”
另外,東盟的電商市場和其他國家有一個很特殊的不同點。比如,美國和韓國的電商零售市場首先是由PC端的網購帶動增長的,而東南亞的顧客則更多喜歡通過智能手機購物。
據E-Conomy稱,在2015年,東盟的電商市場預計達55億美元,而到2025年預計將達到87.8億美元。東盟的電商零售占比在2015年只有0.8%,但是到2025年預計將躍升至6.4%。
在這個大背景之下,全球跨國企業將快速進軍東南亞電商市場。
在今年4月,阿里巴巴以10億美元收購了東南亞電商平臺Lazada的控股權,這是阿里巴巴迄今為止最大的海外投資。
Lazada是由德國公司Rocket Internet在2012年創建的,總部設在新加坡。平臺目前在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泰國及越南運營,是菲律賓、馬來西亞、泰國和越南的最大電商公司。
印度尼西亞的電商協會(IDEA)主席Daniel Tumiwa稱,亞馬遜在今年6月也決定投資6億美元在印尼創建一個電商平臺。
日本軟銀和硅谷的紅杉資本收購了Tokopedia一億美元股權,這是印尼最大的創業投資。eBay也投資了新加坡的電商購物平臺Qoo10。
同時,韓國企業也在利用韓流熱潮在這個地區積極擴大業務規模。
今年9月20日,韓國最大的包裹遞送服務公司大韓通運(CJ Korea Express)與Lazada簽署了一項國際送貨服務合同。根據這份合同,CJ將會負責運輸顧客在Lazada平臺上購買的韓國制造商品。
在同一天,韓國的貿易投資促進機構KOTRA(大韓貿易振興公社)與Qoo10聯手建立了一個電商扶持項目,幫助韓國小企業出口商品到東南亞。Qoo10在新加坡擁有3億的平臺用戶,這相當于新加坡60%的人口。
2014年韓國的SK Planet在印尼、2015年在馬來西亞都開了自己的電商購物平臺11th Avenue。
由于面臨著增加外部零部件和中間產品出口的限制,韓國目前正專注于把商品出口到東盟國家。
據KOTRA在新加坡的亞洲地區主管Roh In-ho 說:“隨著更多的韓國公司進入東盟電商市場,從韓國出口到東南亞的商品如手機、化妝品、食品和時尚物品都在大幅上升。”
為了能可持續地發展下去,韓國公司需要做更大的努力提出適合當地市場的戰略,以此來迎合當地顧客的需求。
Roh 說:“如果營銷策略能更加多樣化的話,東盟的電商市場對韓國出口企業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機遇,所以開發出當地人喜歡的設計和產品就顯得尤為重要。”
(編譯/雨果網 康杰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