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還沒當選就大放厥詞,揚言要對中國商品收取45%的關稅的川普終于當上了總統;美國電商市場一股新勢力正在悄悄蠶食中國制造份額。面對內憂外患,中國跨境出口電商該如何應對?
川普當選,但“川普效應”仍在發酵
2016年美國大選與11月9日終于塵埃落定,出人意料的是一向民調頗低的川普竟然當選美國總統。雖然競選已告一段落,但是川普所帶來的“川普效應”顯然仍在發酵。
在競選過程中,川普曾大放厥詞,揚言要對中國商品收取45%的關稅,理由是保護美國就業和促進美國企業發展。川普更是有名的反全球化的支持者,在他看來,貿易自由給美國帶來了諸如出口和就業方面的眾多弊端,因此他上臺后要往相反路徑走,提高貿易壁壘。
公開數據顯示,全球約37%的跨境在線買家集中在北美。美國擁有3.15億居民,2.55億網民,1.84億在線購買者。2014年北美在線總銷售額達到3286億美元,其中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場。美國電子商務的銷售額在2017年有望達到3700億美元。
然而如果對中國商品征收45%的關稅,至少部分會轉移到消費者身上——來自中國的商品會變得更貴,美國人可能最后只好購買更少的中國商品。
因此,有跨境出口電商表示,川普當選新一屆美國總統將會給他們帶來更多的不確定,甚至是滅頂之災。
對此,雨果網探訪了兩位旅居美國多年的跨境電商相關人士,他們將在美見聞分享給身處國內的出口跨境電商賣家。
說一套做一套?誰當總統想對中國征稅都要三思
對于川普提出針對產自中國商品的政策主張,長期旅居美國的郵立達CEO許聰漂表示,根據以往的檢驗來看,新上任的總統往往是選前說一套,選后做一套,作為總統候選人和總統還是不一樣的,現實中很多決策仍需要進行平衡。
短期來看,不會真的出現對中國進口商品上調關稅等不利于中國產品進口的舉措。長期來說仍存在很多變數,按照過往的經歷來看,無論誰入主白宮擔任總統,中美之間仍會按照過往的貿易政策的可能性比較大。
美國新火逆物流科技創始人郭劍鋒則指出,美國股市近日出現持續下滑,不是因為討厭川普,而是川普并非政客出身,沒有過往的執政經歷可以參照,讓市場可以做出預判。面對政策不確定性,股市帶動避險情緒上揚,等股市漲了,政策動向也自然能夠看清。
對此情況,郭劍鋒表示,在現階段美國市場更多的是處在觀望期,對于國內跨境電商而言“太陽照常升起,錢照賺不誤”。
除了川普,還有一股新勢力要警惕
而許聰漂則指出,在目前階段,國內的跨境出口電商則應該更加注重品牌發展,提高質量與產品附加值。特別是在美國普通消費者已經開始更加關注跨境電商這一產業的時候,例如像Wish旗下3C類網站geek已經有不少美國青少年知道并開始使用。以許聰漂自身的親身經歷來看,越來越多的當地人開始利用互聯網購買日用品生鮮食物等商品。
中國產品在價格與質量上比較平衡,是中國產品暢銷美國的主要優勢。而近年來,在線下特別是在商場里,傳統中國制造的強勢的商品如服裝鞋子明顯減少,更多的轉向南美及東南亞制造,這值得中國跨境出口賣家關注。
許聰漂表示,線下面臨著來自南美及東南亞競爭壓力,商場里“中國制造”的產品明顯沒有以前多了,未來這這股勢力有可能對線上的中國賣家造成威脅,蠶食中國制造的份額。而線上目前仍是以跨境電商與美國本土零售商在爭奪市場,但是中國跨境電商的競爭力顯然不足,仍是以比較初級的價格戰為主,產品也面臨同質化日趨嚴重的問題;此外,盡管是在美國電商市場,國內跨境電商在美的競爭對手有些其實是本土華人電商公司。當中國跨境出口電商開始重視品牌構建與注重質量提升之后,前景還是非常大。(文/雨果網 李柏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