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跨境電商市場的迅速擴張,悶聲發大財的跨境電商紅利時代也隨風而去,曾經賺得盆滿缽滿的跨境電商賣家,現在也不得不持續緊縮已經少得可憐的利潤。
據Payoneer 2016中國跨境電商調查報告顯示,超過1/3的受訪者(39%)的稅前利潤率在11%-25%之間,35%的受訪者在此區間以下,只有26%的受訪者利潤率在此之上。近8成賣家利潤率不到25%。
受訪賣家分析稱,價格戰已經不斷蠶食賣家利潤,而要破解此局,需得從差異化選品上下功夫。
賣家容易陷入“薄利多銷”的惡性循環
一位跨境電商資深賣家告訴雨果網,如今跨境電商利潤率過低,原因是來自多方面的,比如中國人素有“薄利多銷”思維的爆款思路,但深究其本質,還是產品的問題。
“比如說同質化,從一開始就制約著跨境電商的發展。供應鏈獲取渠道單一,賣家在藍海產品的開發上后勁不足,產品一旦賣爆立馬被跟賣。種種因素的限制,導致賣家熱衷于打‘價格戰’,但隨之而來的就是利潤率進一步縮水、投入多產出少。”該賣家說。
產品品質低、同質化,引發賣家大打價格戰,而價格戰之后的產品利潤率在快速降低,賣家再從產品上降低成本,產品品質進一步下降。這是一個惡性死循環。因此,上述賣家認為,要想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一定要跳出這個圈,從產品根源上做出改變。
他分析認為,首先要解決的是產品質量問題。賣家在選品的時候要嚴格把控產品質量,將低質量產品在源頭處淘汰;建立完善的監管機制,在產品打包出單時再做二次檢查,產品的任何小瑕疵都不能放過(如服裝類的線頭等),將消費者收到瑕疵產品的幾率降到最低,走品質化的道路,提高產品利潤率。
其次,在產品的開發上,賣家不能一味地選擇跟賣爆款。要有計劃地投入精力和人力在藍海產品的開發上,注意產品的差異化和個性化。要不斷地豐富產品的獲取渠道和開發渠道。同時,又要參考和斟酌產品開發的投入產出比,以差異化的產品,來提高利潤率。
賣家要提升利潤,優質選品渠道成關鍵
盡管,賣家都知道產品品質和避免同質化的重要性,但對于大多數中小賣家來講,由于體量不夠,并無法與大賣家一樣具有和工廠等供應鏈合作方的議價能力,因此選擇從第三方供貨平臺拿貨成了他們的主要選品方式。
雨果網了解到,針對目前中小賣家存在的痛點,由中國郵政傾力打造的“海賣寶”在產品端發力,希望解決賣家的燃眉之急。
“海賣寶”的負責人告訴雨果網,“海賣寶”對于產品質量有著極高的要求,對于入駐廠家有著完善和嚴格的審核流程,產品質量有保障。除此之外,“海賣寶”云集了海量的直銷品牌商和工廠,萬種爆款商品和海量的藍海產品,價格卻十分具有誘惑力,以此為跨境賣家讓出更大的利潤空間。
據了解,“海賣寶”的產品審核制度非常嚴格,低質產品直接被杜絕在門外,盡管入駐產品門檻高,但因為海賣寶產品來源渠道的多樣性,所以優質產品的種類和數量還是海量的。“海賣寶”方面透露,目前海賣寶產品合理設置價格利潤至少20%-30%。
另據介紹,除去產品優勢,依托于中國郵政強大物流背景的“海賣寶”,不僅包裹通關率高、時效快,在物流、倉儲費用方面也給予跨境賣家以最大優惠,系統免費使用等服務可以減少賣家投入,實現利潤優化。(文/雨果網 張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