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年初,中國3000多家跨境電商獨立站被美國婚紗禮服產業協會告上法庭,事件在當時引起軒然大波,賣家域名被收回,資金被凍結,受影響賣家不計其數。彼時,雨果網也對此事件進行了系列跟蹤報道。(點擊進入>>多事之秋的中國獨立站專題)
一年過去,回過頭來,我們再來看看,當時中國的婚紗獨立站都經歷了什么?
2016年1月4日,美國婚紗禮服產業協會(ABPIA)聯合Allure Bridals、Alyce Designs、Jovani Fashion、La Femme Boutique、Mon Cheri Bridals、Mori Lee、Sydney’s Closet、Promgirl,向美國伊利諾伊州東北區地方法院提起了訴訟,控訴中國3000多家跨境電商獨立站(以婚紗禮服為主)采用了他們的產品圖片和商標,銷售假冒產品,侵犯了知識產權。
在起訴書中,原告稱被告違反了Lanham Act, 15U.S.C. §1114、Lanham Act, 15 U.S.C. §1125(a)、Lanham Act, 15 U.S.C. §1125(d)、Copyright Act, 17 U.S.C. §501、Illinois Uniform Deceptive Trade Practices Act, 815 ILCS §510, et seq.這5條法律規定,侵犯了原告的商標和知識產權,造成不正當競爭以及網絡侵權等。
原告于2016年1月13日向法院提議實行臨時限制令(TRO),要求轉移被告網站域名、臨時凍結被告資產,并責令被告停止制造和銷售假冒產品。隨后法院批準了這一限制令提議,于1月13日至27日期間執行。
另外,原告聯系了專家證人和第三方支付服務商,凍結了被告金融賬號,轉移和暫時禁用被告的網站。之后原告要求延長TRO期限,法院表示將在2月10日舉行TRO聽證會。
而在TRO生效期間,眾多被告聯系法院,稱原告沒有做到盡職調查,導致業務被錯誤限制。在聽證會舉行前,原告移除了300多個被告名單。
因此在2016年2月10日的聽證會上,法院根據上述事實,認為原告沒有做到盡職調查,駁回了原告延長限制令的請求,并結束了臨時限制令。
雨果網了解到,原告還在2016年1月20日提出初步禁令,法院在1月25日舉行了相關的聽證會。3月10日,原告提出了修改版初步禁令,與之一并提交的還包括Jon Liney和 Suren TerSaakov兩人的支持聲明。然而法院認為原告將3000多名被告混為一體,沒有事實依據證明所有被告侵權。
法院認為,在Jon Liney的聲明中,并沒有明確指出哪些被告出售假冒婚紗產品;Suren TerSaakov公司的反假貨軟件只是一個調查工具,無法提供證明偽造的證據。因此兩者都沒有提供足夠的事實和法律依據,能夠用于追究被告責任。
法院認為,原告并沒有提供積極證據支持它的指控。雖然原告指控被告網站采用了原告圖片,侵犯了知識產權,但是這一證據并不能建立起最低限度聯系,無法對被告行使管轄權。
因此法院駁回了原告的初步禁令請求,并基于同樣理由和原告自愿撤訴,法院最終撤銷了這一起訴。
盡管婚紗獨立站事件已經過去一年,但是在2016年,中國自建站還多次遭遇“圍剿”。就在2016年年底,600余家中國婚紗自建站再次被ABPIA“警告”。
2017年,業內人士提醒中國賣家,在進行跨境交易時,要注意自身有無侵權,不銷售假冒產品,提前跳出釣魚者狩獵的范圍。同時,還應提升自身知識產權保護意識,了解美國法律對知識產權的規定,判斷出哪些行為可能觸犯相關條例,避免不知情的侵權發生。
(編譯/雨果網張凱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