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計劃首次在英國運營,擴大電商業務以及為品牌提供支付服務。
中國科技巨頭騰訊旗下微信將開始為英國企業提供電商平臺,讓它們出售產品到中國。之后它將在法國、德國等市場開始運營。目前,它唯一的辦事處在米蘭。
騰訊歐洲地區總監Andrea Ghizzoni表示:“我們下個月計劃擴大到英國,明年將在其他歐洲國家直接運營。”
微信希望與歐洲品牌合作,通過其網上零售平臺,給中國消費者提供歐洲品牌產品。這對歐洲企業來說意味著,相比自己在中國運營零售業務,與平臺合作能避開不少政策監管問題。
Ghizzoni表示:“英國有近95%的奢侈品牌現在在微信上銷售產品,此外還有意大利的Burberry、Mulberry、Valentino、Zegna和Prada等大牌。2年前,該數字是50%,去年是75%,增長得很快。”
該公司還計劃為國內消費者推出國際支付服務,這意味著中國游客可以在歐洲商店使用微信支付。
微信在全球有超過8億的日活躍用戶,盡管大部分用戶在中國。
對于西方互聯網用戶而言,微信平臺提供服務太廣,容易令人產生困惑。在英國等市場,類似的服務規模則無法與微信比肩,受歡迎程度也不能相提并論。據了解,微信通過其App給用戶提供了社交媒體、即時通訊、購物、音樂流媒體、叫出租車,賣電影票等服務。
Ghizzoni表示:“在該平臺上,我們大概每分鐘就有100萬筆交易。它和西方國家的App和網絡企業不同。”
但分析師表示,中國企業往往很難將業務模式復制到海外。騰訊與其主要競爭對手阿里巴巴一直在測試國際市場的消費者服務,但未能取得圓滿成功。微信的即時通訊服務是WhatsApp等通訊App的競爭對手之一。
普華永道(PwC)香港的分析及新興技術業務主管Scott Likens說:“中國互聯網公司在全球市場中面臨著巨大的挑戰。中國的成功模式在國外不一定可行,至少效果不會像在中國那么好。”
但是,微信并不希望歐洲業務復制中國的業務模式。相反,它的重點將是把國際品牌帶到自己的平臺,并給中國消費者提供更多國外產品,同時也為中國游客提供服務。
在歐洲,微信已經與意大利新創公司Digital Retex合作,幫助品牌將它們的服務整合到微信平臺上,開啟新的網店。
Ghizzoni表示:“突然之間,我們已經構建出了所有與客戶對話需要用的工具,品牌可以在中國做廣告,提高知名度,更有針對性地獲取客戶。現在,品牌可以直接和我們交談,我們幫他們管理宣傳活動,做好規劃,讓它們能在中國取進展。”
微信也專注于在中國沒有曝光率的小型歐洲零售商。通常,國外企業需要有中國營業執照才能運營電商業務。騰訊已經開啟了一項計劃,如果品牌僅在微信上開店,能避開一些執照要求。
他說:“這對歐洲制造產品的中小企業來說尤其重要,讓它們可以直接進入中國市場,業務不用受經銷商或第三方企業操控。”
去年,騰訊給中國消費者帶來了60多家意大利企業,從家具設計到食品和制造業。他說:“現在,我們正面向英國的小型企業開放渠道。”
騰訊也希望擴張到美國和東南亞部分地區。11月,它在新加坡開設了新辦事處,連同香港、馬來西亞和加利福尼亞海灣地區的辦事處,專注給平臺帶來更多廣告商和零售商。
CCS Insight分析師Martin Garner表示:“騰訊在各種付費服務上走在各大型通訊App之前,是Facebook、Snapchat和西方其他企業的榜樣。這是仔細考慮后的舉動,是個聰明的行為,讓微信能專注與品牌合作。”(編譯/雨果網 方小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