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2017年4月25日,京東物流子集團的戰略發布會在京舉行,會議指出:當前國內物流行業總體發展水平偏低,物流行業要走向高端化實現進一步發展,核心是科技的運用。
面對國內物流企圖轉型升級的未來規劃,跨境電商物流又該如何在現有基礎上實現自我突破和升級發展呢?針對以上問題,小編采訪了幾位物流服務商,從物流行業的現狀出發,對跨境電商未來規劃、配套設施和智能化予以深度解析。
在采訪的過程中,不少物流服務商都坦言,目前物流行業還存在著一些亟需解決的問題,制約現代物流發展的原因在于物流信息化水平較低,其次才是人才資源配比和發展結構不平衡等現象。
對此,華運眾包市場營銷經理Tim分析說:“和其他行業一樣,當前跨境電商物流也難免面臨著總體成本過高的問題,干物流這一行目前情況是活多錢少,這是普遍存在的,也是合理存在,因為物流本身就是實實在在做生意,提供服務。”
上海昊宏國際CEO王飛龍表示:“相比國外,中國物流服務的切入門檻較低,高效、統一的物流服務平臺尚未真正建立,物流服務水平參差不齊,缺乏一個統一的標準,行業秩序有待進一步的規范,大部分物流輸送企業還處于傳統的人工投遞階段,勞動效率低下,一些偏遠地區的物流水平還處于低層次的發展階段。”
面對物流行業普遍存在的“多而不優”的現狀,王飛龍說到:“想要升級物流服務體驗,降低物流輸送成本就需要不斷地向發達國家學習、靠近,進行技術上的改進、渠道的優化以及大公司的發展并購,具體可以就倉庫建設、車輛配送、系統軟件等方面予以革新”。
另外,Tim也闡述到:“提高物流效率,最好的方法就是有銷售計劃和物流計劃,這是最有效的方法。物流行業未來的前景應該是慢慢的市場化,正規化、透明化、互聯網化、共享化。相比國外物流,國內的物流服務商在不停的正規化,并且走向國際市場。”
跨境電商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驅動了物流行業的進一步規范,倉配一體化、線上拓展以及全渠道供應鏈的結合使得不少物流服務商在智能化和數字化上不斷深入研發,以期進一步降低全球化下的物流配送成本,促進行業的發展。
近日,申通快遞的“全自動智能分揀機器人——小橙人”火爆各大國內外網站,主要具備掃碼、稱重、分揀三種功能,智能化的新興運用對中國物流領域朝著智能化、高端化方向發展,具有示范效應。
在談及物流智能化趨勢的未來走向時,王飛龍毫不猶豫地表示:“智能化是未來物流發展的必然趨勢,只有智能化能減少差錯率和物流中間環節的成本,而物流智能化關鍵在于科技應用和技術革新。”他解釋說,目前國內很多的第三方物流服務商只能具備一些較為基礎的貨運操作,核心的智能化操控和數字化配送流程往往沒那么先進,這部分技術多掌控在國外物流商的手中。
據Tim介紹:“信息技術、網絡技術日益廣泛用于物流領域,物流與電子商務日益融合,這不僅僅可以拓寬物流服務商的服務領域,同時還可以大大增強服務商的市場競爭力。”
他還舉例補充到:“互聯網的出現則促使物流行業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上世紀70年代電子數據交換技術(EDI)在物流領域的應用,就曾簡化了繁瑣、耗時的訂單處理過程,使得供需雙方的物流信息得以即時溝通,物流過程中的各個環節得以精確銜接,極大地提高了物流效率。而基于互聯網的及時準確的信息傳遞滿足了物流系統高度集約化管理的信息需求,保證了物流網絡各點和總部之間以及各網點之間信息的充分共享。”
可見,在全球化和“互聯網+”的浪潮下,從物流行業現實困境和跨境電商的未來需求上來看,依賴智能化創新物流服務將是很多物流服務商不得不做出的選擇。
(文/雨果網 鐘云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