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想要做好跨境電商,選品是首要門檻。因為信息的不對稱,賣家經常找不到好產品,好工廠找不到優質賣家。這樣僵硬被動的局面,如何破?
隨著跨境電商的發展,海外市場不斷拓展,其中歐美市場為主攻市場,但競爭愈發激烈,市場趨于飽和。這時,出口電商將目光轉向意大利、法國、西班牙等小語種市場,但卻因重重困難在進軍小語種市場的征途上舉步維艱。
為了助力出口電商賣家發力小語種市場,也為了幫助中國傳統制造業能接觸到更多海外優質采購商,雨果網CCEE(上海)選品大會特別上線英文站和意大利報名通道。
(上圖為英文站報名截圖)
(上圖為意大利站報名截圖)
小語種市場商機無限,根據全球數據監測,某國際知名C2C網站多語言區銷售額占比已達到45%,發展勢頭良好。
面對巨大潛力的小語種市場,跨境電商紛紛發力“淘金”,但由于對市場定位、趨勢、需求不夠了解,出口情況并不是很理想。
其中以意大利為例,目前國內電商出口意大利市場,在消費心理和購買習慣上存在偏差,往往會直接影響銷售業績。
1、價格因素:意大利消費者比較重視產品的價格,在價格方面顯得寸步不讓,喜歡采用代理的方式;
2、市場背景:在意大利市場發展,必須充分考慮其政治因素,了解對方的政治背景,以防政局變動而蒙受經濟損失;
3、網購消費習慣:網購人群年齡多在18-44歲之間,55.4%為男性,44.6%為女性;每天購物最多的時間段為每天的21點-23點;購買產品中,47%為虛擬產品或服務(付費音像資源、旅游服務等),53%為實物產品;電商平臺是最主要的購物渠道。
業內人士認為針對意大利等不同小語種市場,所需要布局的策略也會有所不同,目前意大利市場的出口情況并不是很理想,國內電商平臺正在積極應對。
如何拓展意大利等小語種市場,搶占市場高地,是目前出口電商關注的重點。
對于出口電商來說,歐洲小語種市場的消費習慣和消費心理基本與英國消費者相似,只在極少數產品中存在不同,比如涉及到當地文化禁忌或者宗教禁忌的產品在某些國家沒有市場。
面對這樣一塊“蛋糕”,雖然很難啃,但對于專走歐美線的跨境電商來說,仍然想要涉足。
據了解,近期以意大利為主的小語種市場經濟比較穩定,且有迅猛發展的勢頭,貨物清關已經有很大改善。另外,不少小語種市場消費者對于中國制造的產品很感興趣,希望能有更多電商入駐。
目前,為了更好的迎合當下跨境電商小語種市場的大風潮,助力中小賣家更好的進駐意大利小語種市場的目標,讓更多的優質產品貨通全球,雨果網將于6月15-16日在上海光大會展中心啟動的“2017 CCEE(上海)雨果網跨境電商選品大會”,除了有中文報名通道外,還另設了英文及意大利文渠道并同步推向海外,為中國傳統制造業及外貿工廠提供更為廣闊的貨銷渠道,也引入更多的海外賣家與中國賣家進行交流,助力中國跨境電商迸發有序發展。
【溫馨提示】:上海光大會展中心六月份只舉辦一場雨果網跨境電商選品大會(CCEE),其余打著相類似旗號的都是騙局,切勿上當受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