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05-11 10:22
跨境網購在德國消費者中逐漸流行起來。eMarketer首次對德國互聯網用戶跨境購物行為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超過三分之一的德國互聯網用戶將在2017年從國外購買產品。
eMarketer預測,德國跨境網購消費者數量預計將在2017年增長13.6%至1795萬,其中14歲以上的互聯網用戶占29.7%。德國買家希望以比國內更低的價格獲得更多產品種類,這將推動跨境網購的使用率。
根據2016年10月國際郵政公司的數據,德國網購消費者最有可能向產品較便宜的中國進行跨境網購。根據市場研究公司Ipsos和PayPal的數據顯示,服裝/鞋類和消費電子產品等是最受德國跨境網購消費者歡迎的商品,另外瑞典丹麥聯合郵政PostNord表示,運動/休閑產品也特別受他們的歡迎。
由于擔心支付平臺上的個人信息安全性,德國跨境網購消費者數量增長緩慢。德國消費者通常會在收到購買產品后立即以現金付款,或以分期付款的方式,而且他們更加信任本地的零售商,這樣能更方便他們退換貨。消費者對本地供應商的偏好也延伸到了跨境購物。根據德國聯邦統計局(Destatis)的統計,除了在中國的跨境交易外,德國買家大多數都是在歐盟國家進行購買。
然而,歐盟跨境網購的前景好壞參半,因為歐盟的一些零售商選擇不向跨境購物者銷售產品,并對網站實行地理阻隔,以此避免繳納增值稅(VAT)或昂貴的許可證費用。同時品牌、制造商也禁止零售商在平臺銷售他們的產品。
但是,歐盟委員會計劃對Mini One Stop Shop(MOSS)計劃進行修訂,這是一項針對零售商的VAT在線注冊系統,該修訂計劃將會減少VAT費用。這些變化可能會誘使較小的零售商開始在歐盟以外的國家銷售產品。(編譯/雨果網 康杰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