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自由市場經濟下,各大企業如亞馬遜和沃爾瑪為爭奪市場,不斷優化服務,比如降低價格,從而讓消費者享受到更加完善的服務。
亞馬遜和沃爾瑪都想通過銷售產品獲利。自由市場也希望這兩者能相互競爭,或是與其他企業競爭,這是因為競爭能讓消費者購買到的產品價格下降。是的,如果消費者消費開支減少了,這樣他們就更加富有了。
亞馬遜和沃爾瑪之間的競爭,讓消費者購買到的產品價格下降,消費者十分樂于見到這種競爭。
因此當亞馬遜為了回應沃爾瑪取消會費的行為,將產品包郵門檻下調至25美元后,受益的仍是消費者。
這是三個月來,亞馬遜第2次降低包郵訂單門檻。今年2月,在沃爾瑪為超過35美元的訂單提供2日達包郵服務之后,亞馬遜就將包郵門檻從49美元降到了35美元。
擁有沃爾瑪50%股份的Waltons非常富有,Jeff Bezos也因亞馬遜快成了全球首富。這兩個人都希望經濟氣候更好一些,并提供更多零售服務。
由于有沃爾瑪的存在,亞馬遜的價格優勢被削弱了,因此它再次降低了包郵門檻。沃爾瑪沒有再降低最低訂單價值要求,相反,它將重點放在實體零售門店,并讓美國地區90%的消費者,能在15分鐘內收到產品。它給消費者提供了新的服務,讓他們能在網上下訂單獲得包郵配送服務,或是到商店提貨,并獲得額外的折扣。
顯然,亞馬遜沒有實體商店直接回應沃爾瑪的這一舉措,但它確實有更便宜的交付解決方案。
在市場競爭中,這兩家企業通過消費者的消費致富,但同時消費者享受了最大的利益。
毫無疑問,沃爾瑪產品價格下降對美國零售業以外的1.2億工人有利。預計,消費者因沃爾瑪節省下來的開支金額很高,2004年總計2630億美元,相當于每個家庭省下2329美元。
即便沃爾瑪降價有損零售業工人利益,但傷害相對較小。例如一個研究發現,2000年“沃爾瑪效應(Wal-Mart effect)”讓零售業總工資降低了47億美元。
沃爾瑪提供低價產品意味著,其他零售商也會縮減它們價格和利潤。而這因沃爾瑪節省下來的2630億美元開支并不是消費者在沃爾瑪購物省下來的,而是由于有沃爾瑪存在,所有產品的零售價格降低之后,消費者省下的金額。
企業家們(包括Sam Walton和Jeff Bezos)都想從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中獲取利潤。他們事實上是資本家,但大多數消費者不會將他們稱之為企業家或資本家。
目前,有研究檢驗了熊彼特利潤(Schumpeterian profits)的重要性。所謂的熊彼特利潤是指企業從創新活動中獲取的利潤。最終研究得出的結論是,在1948-2001年期間,先進技術的社會收益只有很小一部分進入生產者的口袋,這表明技術變革將大部分收益都轉移給消費者,而不是生產者。
實際上,企業家獲得的利潤低于3%,其余的利潤都到了消費者手上。
亞馬遜和沃爾瑪在包郵服務利潤上的博弈只是一個很小的例子,但卻是解釋自由市場資本主義,如何帶動消費者富有的最好例子。(編譯/雨果網 方小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