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交易載體來劃分,跨境出口電商的運營模式可以分為平臺交易模式和獨立站交易模式。
我們熟知的在亞馬遜平臺開店就屬于前者,而后者指的是企業自己建立一個電商平臺(PC網站、APP等)進行交易。這兩種模式目前是最主流的模式,很多跨境電商企業都會同時采用兩種運營模式。
到底要不要做獨立站?
一直以來,業界對于獨立站模式存在的價值有頗多爭論,有的企業堅決不做獨立站,有的認為獨立站即使虧本也要做。從目前來看,大部分跨境出口電商企業的銷售額中來自獨立站占比都比較低,很多占比甚至低于5%;當然也有做的不錯,比如跨境通(環球易購、帕拓遜)。2017年上半年出口跨境電商的總銷售額為49.1億,其中25.8億是來自獨立站平臺,占比超過50%。
獨立站的優勢是什么?
相對于第三方平臺,獨立站的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第一,塑造企業品牌
通過獨立站域名或者APP,可以不斷累積企業品牌,既可以提升產品的消費者信賴度,又可以為品牌賦能做好鋪墊(就像京東從自營開始,做開放平臺后,其品牌優勢可以賦能于入駐的品牌商)。
第二,實現數據安全和增值
將數據100%留存在自己手里,實現數據安全和增值,目前第三方平臺只開放了部分數據,并且很多核心的用戶數據是不對賣家開放的,但是在獨立站上,所有數據都屬于企業,企業除了對數據的安全性有掌控之外,還可以實現數據的二次開發,源源不斷的挖掘數據價值。
第三,避免規則制約
自主權高,避免規則制約,由于平臺是自營,靈活性非常高,不必擔心平臺規則的變動會影響運營,同時可以通過產品設計,提高商品的溢價空間。
第四,降低成本
交易傭金成本低,減少了向第三方平臺繳納的交易傭金或年費,同時在支付端的服務費用也相對低廉。
做獨立站難不難?
說了獨立站這么多好處,那獨立站到底難不難做?
如果從技術層面來看,比如網站搭建,市場上已經有成熟的模塊化系統,快速幫用戶搭建好站點;比如BI系統,也可以通過購買獲得,所以從技術層面來講,建立一個獨立站根本不難,當然如果說流量達到一定量級的話,是需要建立內部的技術團隊來運維。
獨立站的核心難點其實是運營和流量獲取。這也是導致很多跨境電商企業獨立站做不起,甚至虧損的原因。
獨立站的運營與第三方平臺的是不同,第三方的運營是基于平臺的規制和平臺用戶的屬性來決策執行的,是對商品的運營。但獨立站是從零開始的,它要面向的消費群體、平臺的屬性、用戶的購物體驗等,全都是企業自己設計的,等于企業既要運營平臺還要運營商品,這對企業的運營提出非常高的要求。
流量推廣作為獨立站最燒錢的地方,流量成本持續支出是導致很多獨立站無法生存的原因。其實獨立站的流量從ROI的角度來看,只要ROI高,那么流量成本的價格就低,反之亦然。
流量的價值核心指標在于轉化率,沒有好的轉化率,再多的流量進入網站也是白費。所以,要做好流量推廣:
第一步是做好引流,引流的方式有很多像Facebook商業廣告、谷歌ADWORDS、KOL、信息流,再營銷、DSP,SEO等等,但不同的流量來源,流量的“質量”也不一樣,需要將“平臺-商品-流量屬性”三者進行匹配,確定最優的流量來源。
第二步是做流量轉化,流量轉化可以分為展示量-點擊率-下單率-復購率,最后形成交易。在每一個環節都要做優化,從展示方式、圖片設計到支付設計都要做好用戶體驗,這部分非常考驗精細化的運營。
獨立站應該賣什么商品?
從環球易購、shein、棒谷等幾家獨立站做的比較好的公司來看,基本都是做服裝、電子的垂直平臺。一方面是這些商品屬于高頻商品,電子產品屬于低毛利但標品類,服裝屬于高毛利非標品類;另一方面以垂直的類目作為主打,避免品類的分散,便于供應鏈管理。
要注冊萬里匯收款賬號的可以點擊此處注冊
以上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雨果網立場!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