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了避開歐美市場的激烈角逐,不少平臺、賣家和物流商開始將目光投射在一些新興市場上。從2017年最后一個季度開始,東南亞似乎成了兵家必爭之地,先是劉強東與泰國最大零售商攜手合作,轉眼馬云的eWTP超級物流樞紐在馬來西亞開工了……
當跨境電商的號角在東南亞吹響,其物流態勢又當如何?
據“跨境物流百曉生”自媒體創始人王永強介紹,如今整個東南亞地區有6億人口,接近中國的一半,但網絡零售占比僅為1%,潛力不可小覷。
互聯網高速發展的時代,東南亞市場的網絡普及率越來越高,網購人群也在逐漸壯大。亞馬遜、eBay等跨境電商平臺搶駐,各種品類賣家也就紛至沓來,充實豐富了購物平臺的選品機會,網購習慣也就更加成熟。
另根據尼爾森的預測,東南亞的中等收入階層人數將經歷顯著的擴張,并且在2020年將從2012年的28%達到總人口的55%,這部分有充裕可支配收入的人口都將成為電商的目標人群。
據王永強透露,目前僅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兩個國家,每天分別至少都有超過上百噸的跨境電商包裹通過各類專線和郵政渠道,從中國空運出去。深圳和香港都開通了前往新馬的常態化的貨機航班,倉位依然十分緊缺。
王永強還表示,歐美國家盡管仍是跨境電商的主流市場,但隨著中國賣家大量涌入,導致價格比拼和同質化競爭十分激烈,平臺的紅利期正在迅速到頂。在這樣的大背景之下,諸如東南亞這樣的新興市場,勢必成為下一個“戰場”!
不比歐美發達國家具備完善的物流基礎設施和成熟的網購習慣,早些時候,東南亞當地的物流和國際快遞業務基本沒法啟動網購服務。而如今,物流痛點或讓不少賣家止步于東南亞市場之外。
據廣東省跨境電商行業協會副會長張炯表示,對于布局東南亞的賣家來說,關務問題是一道巨大的“坎”,也是歷史遺留的一個重難點。由于海關申報直接關系在該國繳納的稅費,再加上SKU數量龐大影響清關時效、東南亞各個國家清關規則不一以及海關不透明等諸多難點,整個清關過程,賣家與當地海關可謂是一個斗智斗勇的過程。
另外,張炯告訴雨果網,東南亞片區擁有較多海域,導致物流配送比較混亂。因此物流商想要布局東南亞,建立完備的物流網絡,都需要依托當地的郵政系統和快遞服務。
盡管目前東南亞市場的快遞小包服務較為盛行,但張炯預言2018年東南亞物流在海外倉這一領域會迅速崛起。因為快遞小包成本太高、且物流時效不太穩定,同時客戶體驗不佳,而這些海外倉都能夠進一步優化。
但同時他也提醒賣家,海外倉是要重點投入的,但是建立海外倉同時也面臨不小挑戰,比如發貨問題、海外倉管理問題等等。
東南亞電商的迅猛發展勢頭帶動了一大批快遞公司的迅速崛起,當地的物流基礎設施配套正在日趨發展和完善。這其中既有跨國公司巨頭的帶動,也有本土品牌的趁勢崛起。
王永強告訴雨果網,目前東南亞地區主要存在以下幾種物流模式:
a、以代購代收代運模式為主的逆向海淘物流模式;
據了解,東南亞地區由于華人聚集較多,他們對于中國線上網購商品的需求非常旺盛。所以代購代收代運的逆向海淘模式仍然在該地區占有非常大的比例。
b、以雙清包稅專線模式為主的傳統批發市場為潛在客戶群體的2B物流模式;
c、以專線小包和郵政小包為主的針對LAZADA、SHOPEE等電商平臺上跨境B2C業務模式;
這種模式一般適用于客單價較高、有一定時效要求的小批量貨物,更多面向海外C端消費者。
d、以四大快遞的商業件包裹為主的針對制造業和貿易商的物流模式。
東南亞作為全球互聯網增長速度最快的區域,物流發展也正在呈現爆發式增長。據王永強透露,好多東南亞專線公司在短短幾年時間內迅速崛起,每天幾十噸體量的專線公司也出現了好幾家。
屬于東南亞的紅利期來了!圍繞著電商發展當地物流、支付等服務也將逐漸完善!
(文/雨果網 董小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