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雨果網獲悉,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深圳市飛馬國際供應鏈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飛馬國際”)目前正在被中國證監會立案調查。
為什么稱之為物流巨頭呢,因為在連騰訊都只能排第七位的最新一期的深圳企業500強上,飛馬國際緊隨比亞迪順豐等巨頭排名第20位!
該公司于4月30日發布了《深圳市飛馬國際供應鏈股份有限公司關于被立案調查進展暨風險提示的公告》,公告主要內容如下:
深圳市飛馬國際供應鏈股份有限公司(證券代碼:002210 債券代碼:112422)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公司目前正在被中國證監會立案調查。
如公司觸及《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2018 年11月修訂)》13.2.1條規定的重大信息披露違法情形,公司股票可能被深圳證券交易所實施暫停上市,請廣大投資者注意風險。
因公司聘請的立信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對公司2018年度財務報告出具了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
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第13.2.1條的相關規定,深圳證券交易所將對公司股票交易實行“退市風險警示”的特別處理,公司股票于2019年4月30日開市起停牌一天,并于2019年5月6日開市起復牌,公司股票自2019年5月6日起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特別處理。
截止4月30日,飛馬國際涉及訴訟約41起,公司及子公司被凍結的銀行賬戶累計為21戶,合計被凍結金額為人民幣53,679,655.18元(包括3,051.61美元),約占公司2018年經審計凈資產的2.69%。此外,有關方申請對公司所持部分股權資產進行保全。
那么,究竟是如何發展到這一局面的呢?
4月30日,飛馬國際發布了2018年年度報告。報告顯示,飛馬國際2018年實現營業收入410.48億元,同比下降33.13%;同期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虧損為22.08億元,而上年同期為盈利3.05億元。2018年度公司巨額虧損之后,飛馬國際虧損態勢依舊存在。據飛馬國際2019年第一季度報告顯示,2019年第一季度公司營業收入為7626.46萬元,同比下降99.3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虧損為1.67億元。
對于業績虧損,飛馬國際稱,主要系公司控股股東流動性困難及擔保能力下降給公司的流動性帶來的壓力,以及內外部經濟、市場環境等宏觀因素變化以及公司境外子公司愷恩資源因與有關客戶、金融機構存在多起業務經濟糾紛而被有關方提起訴訟乃至被申請破產清算等影響所致。
雨果網了解到,根據上市公司行業分類指引,飛馬國際所處行業為“L72 商務服務業”,主要經營業務包括供應鏈管理服務和環保新能源業務,“供應鏈管理+環保新能源”雙主業發展是公司的發展戰略。
供應鏈管理服務,供應鏈管理的發展經歷了以下幾個發展歷程:
(1)傳統的物流管理階段;
(2)第三方物流管理階段;
(3)供應鏈管理階段。由于國內供應鏈管理行業發展較晚,地區經濟發展不均衡,供應鏈企業發展階段差異較大,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國供應鏈管理行業仍然處于三個階段并存的狀況。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市場國際化和電子商務的發展,市場競爭已從企業與企業間的競爭演進為以核心企業為中心的供應鏈之間的競爭,誰更充分利用、發揮供應鏈管理的作用,誰將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搶得發展先機。
目前,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廣泛應用,信息技術的運用更加充分,數據交互的效率顯著提升,供應鏈服務的覆蓋面進一步增加,這些因素為供應鏈服務企業帶來了發展機會,同時也對供應鏈企業的升級發展帶來了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