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6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突然宣布將在3天后(5月9日)開始對來自中國的幾乎所有商品征收25%的高額關稅,這無疑將對維系了18年之久的中美經貿往來,以及世界經濟造成巨大影響。而對于蓬勃發展的中國跨境電商行業和每個辛勤努力的賣家來說將會造成哪些沖擊,未來的機會與挑戰在哪里?今天薈網將與大家一起從數據到布局進行詳細解讀。
一、風雨欲來,中美各自為核心利益而戰
美國時間5月6日,美國政府在沒有太多與以往類似的媒體透風的情況下,突然宣布將從美國時間5月10日(周五)凌晨12:01分開始對來自中國的幾乎所有商品征收25%的關稅,這一次的關稅調整的重大影響在于:
本輪貿易戰重大影響
1. 從去年9月份開始,美國已經針對于原產自中國的2000億美元的商品征收10%的關稅,而這會將這2000億美元的商品的關稅提升到25%
2. 以上$2000億美元的商品清單中中幾乎沒有涵蓋太多與美國人民(選民)生活息息相關的日用品和消費類產品,而這一次新增的商品幾乎涉及到美國人從頭到腳的所有生活必需品和消費類產品;
3. 以上$2000美元的商品清單中沒有涵蓋太多美國各財團和大型公司的商品和既得利益,而這一次,幾乎所有與”中國制造”相關的商品,包括蘋果、美泰玩具、IBM、沃爾瑪等美國巨型公司幾乎依賴中國生產的商品,無一幸免;
可以說,特朗普的確與任何往屆美國總統不一樣,因為明年11月份就是美國4年一度的總統大選,中國也許希望在把談判延遲到大選后以保障更多國家利益,并且相信特朗普不敢在大選前太多觸碰美國選民和大財團利益。但是也許我們沒有想到的是:特朗普不僅是一個非常優秀的生意人,而現在他似乎把一切個人利益包括選票放在了腦后,因為他代表了美國的國家利益。同時,從商人的直覺來說,他相信,征收高額關稅后,失去美國市場的中國經濟,將在明年美國總統大選前遭受持續下滑。正因為如此,兩國之間的本輪磋商顯得格外艱難。
二、品類分析,縱觀哪些品類將受到沖擊
從中國的角度來看,這次關稅的增加無疑會對于整個制造業產生較大影響,以下我們為大家羅列一下幾個受到巨大沖擊的商品品類:
關稅從10%增加到25%的商品
1.通信類產品
2.計算機主板
3.處理器
4.金屬家具(椅子、沙發除外)
5.電腦配件
6.木質家具
7.地磚
8.木質結構座椅
9.汽車配件
關稅從0增加到25%的商品
1.手機
2.手提電腦
3.玩具
4.游戲機
5.電腦顯示器
6.數據存儲設備
7.塑料制品
8.多功能打印機
更多商品
除此之外,就像我們在以上提到的,這次的關稅幾乎涵蓋了所有從中國到美國的商品,這包括:服裝、鞋帽、家居、甚至食品等。
三、1年內見分曉,短中長期影響
從薈網來看,美國此輪提升關稅對于中國制造業以及出口行業還談不上毀滅性的災難,但是我們更加關注的是兩國政府此輪交鋒之后能夠為未來十年達成合作的基本框架,還是真正分道揚鑣?下面我們把大致的關注點與大家進行分享:
短期(3個月以內):中美都有足夠辦法備戰
首先,從這次關稅戰的發起方美國來說,美國經濟到達了半個世紀(50年)以來的峰值,通脹率僅僅1.6%,失業率3.2%,作為全球第一經濟體和發達國家,GDP年均增長甚至接近3.5%,所以特朗普認為美國有足夠的火力打贏這一帳;
其次,從中國的角度而言,中國政府將通過人民幣貶值來沖抵一部分關稅的成本,同時進一步放寬宏觀經濟政策,無論是貨幣流通速度和貨幣量都會上升,國內需求將在刺激下快速上升。所以,中國也認為自己可以打贏持久戰,看美國大選后的表現;
中期(3-12個月):美國將全方位對中國施壓
這一點是我們比較擔心的,如果真正兩個國家都認為自己可以打贏,而一旦開戰之后,美國勢必會通過其它政策和自己在全球的影響力全方位圍堵中國商品,而這對于中國跨境電商賣家的影響才會真正體現出來,這里包括:
本輪貿易戰重大影響
1. 除關稅外,美國很可能將對進入美國的中國商品進行再次審查,上周美國政府對亞馬遜的嬰幼兒商品進行質檢,造成大量Baby類目產品下架就可以看出彌渡。
2. 同時,美國已經和加拿大、墨西哥簽署了自貿協議,并且涵蓋排除中國的條款,而歐盟與日本的協議也即將簽署,這些都將讓中國商品西方國家市場受到打壓,而除了歐美日之外,其它地區到底市場有多大,利潤與多少,相信大家自己都比較清楚。
長期(12個月以上):外商從“中國制造”撤離
其實中美貿易戰打打和和是經常的事情,但是對于企業來說的心里影響是巨大的,從去年9月份的第一輪貿易戰開始,已經有大量的傳統B2B工廠受到影響,而現在對于幾乎所有中國商品征收25%的關稅將讓所有與中國進行商貿往來的外資企業把目光和訂單從中國轉向其它國家,這樣的產業鏈轉移對于中國的影響才是真正結構性的。
四、傳統B2B貿易,重創下勢必轉型
由于此輪開征關稅僅僅開始2天,但是我們希望中美之間能夠盡快達成全新的貿易協定,因為25%的關稅之下勢將對于中美兩國B2B傳統貿易產生一系列影響,這包括
本輪貿易戰對傳統B2B的重大影響
1. 以美國服裝鞋業協會CEO Rick Helfenbein給出的數據,全美41%的服裝、72%的鞋、84%的飾品全部來自中國,其中85%以上是通過傳統貿易進口,之后再通過美國大型超市、商場銷售給普通消費者;
2. 同時,美國以Costco、Walmart、Lowe's、Target為主的大型平價超市將很有可能減少甚至取消下給中國制造商的訂單,不然他們將承擔巨額關稅;
3. 對于非大型超市的小規模B2B訂單(美國小規模中間商)而言,毛利幾乎普遍低于20%(許多已經在10%上下),25%的關稅已經無法和美國進口商各自分擔,也許只能放棄訂單;
可以說,如果中美之間不能在3個月內解決關稅和貿易爭端,也許嚴重依賴銀行貸款和民間借貸的大部分傳統外貿制造企業可能將面對比2008年金融危機更為嚴峻的考驗,壓力之下許多企業可能不得不考慮轉型。
五、跨境電商,必須做好的5項準備對于跨境電商的賣家和企業而言,這次美國提高關稅必然也會面對許多挑戰,但是將同時迎來更多機會,這里薈網可以給大家幾點建議:
本輪貿易戰中,跨境賣家必須要做的5件事
首先,準備迎接更多訂單。其實回顧2008年-2011年的經融危機,西方消費者收入驟減,越來越多的人通過網上采購低價商品,而這幾年成就了eBay、Amazon、Aliexpress等一系列在線平臺,卻讓傳統超市措手不及,西方中間商從此幾乎消失。更多可以學習我們為您準備的《亞馬遜淡季如何經營店鋪》;
其次,降低運營成本。在薈網看來,25%的關稅對于跨境電商賣家而言并不算高,因為我們相信人民幣在有必要的時候,有可能會貶值5-10%,剩余的15%的關稅國家將通過出臺一些列補貼政策給予賣家補貼,而大家真正自己需要降低的成本也許只需要10%左右。而大家看一下現在的運營和推廣過程中,其實節省10%的成本應該并不困難;
再次,亞馬遜美國站選品需要注意低價優先。美國人基本不留存款,所以如果發現產品價格突然上漲25%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他們的購買決策。因此,大家在選品時務必注意選擇品質適中,同時價格更低的產品就好;
同時,在亞馬遜上,大家需要把目光投放到歐洲站、日本站。現在已經到了5月份,1個月之后,亞馬遜又將很可能停止2019年的開戶申請,所以如果大家還沒有申請歐洲站、日本站新賬號的,建議大家盡快申請。
最后,大家需要打破固化思維,把目光投向高利潤的銷售模式和平臺。而經過我們的研究和分析,認為以下2種推廣方式應該會對大家帶來更多的收益,它們是:
* 通過Shopify + Google Shopping + Facebook廣告的形式 + Drop Shipping(從第三方調貨)的模式推廣高客單價的商品
* 通過字節跳動(抖音母公司)推出的魯班系統,在今日頭條、抖音、西瓜、火山等app上進行單品銷售快速爆單(來源:薈網服務號)
以上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雨果網立場!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