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還在踟躕于傳統電商嗎?庫存積壓、流量昂貴、跟不上用戶喜好,這些傳統電商的弊端解決了嗎?是不是找不到突破口,一下子手足無措,站在模糊的電商十字路口,不知該往哪走,本篇文章挖掘跨境社交電商底層邏輯,也許你會從中找到答案。
傳統電商致命bug是什么?
1. 傳統電商過于“中心化”
傳統電商購物模式過于“中心化”。“中心化”的弊端是:流量入口只有一個,而且歸屬于平臺,商家要想得到流量就必須遵守平臺各種束縛、扣費、提成等制約條件,但是為了生存就得拼各種運營手法、包括廣告、測評、刷單等,而且隨著競爭度加劇,商家生存越發困難。這種過于“中心化”的經營方式對于商家很不友好,但商家為了生存只能忍氣吞聲。
2. 傳統電商流量“一次性”
傳統電商引導流量皆為“一次性”,無法重復使用。“一次性”的弊端是:客戶是屬于平臺的,而平臺為了持續賺錢,會把商家與客戶之間拉鋸開來,比如商家獲取不到客戶電話、郵箱等信息、要想再次觸達客戶,必須重新引流,沒有沉淀,每次花費巨額投入最終都石沉大海,如此反復,敢問哪個商家的心不滴血。
3. 傳統電商過于“被動”
傳統電商通常過于“被動”。傳統電商是人找貨邏輯,有需求才會想著購買,購買又得大量搜索各種產品及賣家,花整塊時間去貨比三家,流量轉化低,體驗感又不好。傳統電商是被動需求,而無法主動出擊,這必然會造成單子時有時無的情況。
跨境社交電商底層邏輯重構電商玩法
跨境社交電商從底層邏輯顛覆過去購物體驗,主要表現為:
1. 貼近用戶社交行為習慣 購物更加便捷
在大社交背景下,社交電商無處不在,用戶社交已經變成日常行為,各種購物場景都圍繞著社交展開,產品通過社交圈流通到用戶面前,喜歡就下單購買,購物更加便捷。
2. 基于信任之上的分享 提高購買效率
跨境社交電商是貨找人思維,因為對標簽及大數據的深度學習,可以推送精準需求給精準人群,而且中間有熟人介紹,過程即簡單又有信任,碎片時間產生交易,不花過多時間同時體驗感又好。
3. 強大裂變能力 快速吸粉獲客
跨境社交電商擁有強大的裂變能力,可以通過會員、資深用戶、免單任務、折扣任務等分享到facebook和Instagram等社交平臺。其中最關鍵的誘導用戶分享的底層動力是利益驅動,比如拼團的分享,可以獲得更低的購買價格,會員分銷可以得到抽成,老帶新可以獲得現金紅包。分享福利信息,本身就是一種雙贏的結果,因此裂變會快速地、不斷地發生,猶如一張張鋪開的網狀關系,遍布所有社交人群。
跨境社交電商都有哪些模式?
1. 社區社交電商
以社區為基礎,社區居民加入社群后通過app平臺、小程序等工具下訂單,社區團購平臺在會將商品統一配送至團長處,消費者上門自取或由團長進行最后一公里的配送的團購模式。社區團購主要由平臺提供產品、物流倉儲和售后支持,團長負責社群運營、商品推廣、訂單收集和最終的貨品分發。
模式特點:圍繞團長社交圈展開,降低獲客、運營及物流成本;預售制及集采集銷的模式提升供應鏈效率。
2. 拼團社交電商
拼團類社交電商通過聚集2人及以上用戶,以社交分享的方式組團,并以比單人購買時更低的價格購買商品。拼團的發起人和參與者通過社交平臺完成交易,以低價激發消費者分享的積極性,鼓勵消費者自行傳播。拼團類社交電商平臺只需花費一次引流成本吸引“主動用戶”開團,“主動用戶”為盡快達成訂單會將其分享到自己的社交圈直至訂單達成,拼團信息在用戶社交圈傳播的過程中,其他人也可能重新開團,傳播次數和訂單數量可實現指數級增長。
模式特點:以低價為核心吸引力,每個用戶成為一個傳播點,再以大額訂單降低上游供應鏈及物流成本。
3. 內容社交電商
以tiktok、facebook等平臺為載體的內容社交電商。內容社交電商即指通過形式多樣的內容引導消費者進行購物,實現商品與內容的協同,從而提升電商營銷效果的一種電商模式。BCG于2019年的一項調查顯示,近一半的消費者主要通過KOL、品牌自有廣告和社交廣告為代表的社交媒體和其他數字媒體關注到品牌動態,30歲以下的年輕人中有70%以上容易受到不同類型KOL的影響。
模式特點:形成發現-購買-分享的商業閉環, 通過內容運營激發用戶購買熱情, 同時反過來進一步了解用戶喜好。
4. 會員制社交電商
會員制社交電商指在社交的基礎上,以S2b2c的模式連接供應商與消費者實現商品流通的商業模式。分銷平臺(S)上游連接商品供應方、為小b端店主提供供應鏈、物流、IT系統、培訓、售后等一系列服務,再由店主負責C端商品銷售及用戶維護。用戶通過繳納會員費/完成任務等方式成為會員,在不介入供應鏈的情況下,利用社交關系進行分銷,實現“自用省錢,分享賺錢”。
模式特點:通過分銷機制,讓用戶主動邀請熟人加入形成關系鏈,平臺統一提供貨、倉、配及售后服務。
跨境社交電商必成跨境電商主流戰場
誰不懷念那個開店就能賺錢的時代,但歷史的車輪總是向前翻滾。
跨境社交電商將消費者從青年人擴展到全齡消費,將產品從單一規模化升級為多樣化個性化,將場景從中心化轉移到無處不在的社交平臺,這風云變幻的電商戰場,任何商家都無法安于現狀,因為隨時可能被新興黑科技顛覆和取代。
跨境社交電商以人為本,依托于人與人之間的傳播,有效撬動粉絲社交圈,產生源源不斷的流量。這種低成本,高頻模式必將成為主流,是國內傳統跨境電商的著力點,新的跨境電商戰爭一觸即發。
(來源:有粉營銷)
以上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雨果網立場!本文經原作者授權轉載,轉載需經原作者授權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