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截至紐約時間4月1號下午5時,全美范圍內目前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為211,360例,死亡人數為4,717人。治愈8,805人,新增確診22,830人。
第一重災區紐約州確診人數增至83712例。此外,紐約州因新冠肺炎去世人數達到1941例。其他重災區包括新澤西州(22,255例)、加利福尼亞州(8,704例)、密歇根州(9,334例)等,全美共有25個州確診人數破千!
據報道,美國至少有2名醫護人員因公開表示需要更多的新冠病毒檢測和防護設備而被醫院解雇,美國各地的醫院都警告醫生和護士“不要將新冠病毒造成的醫療用品斷缺情況公之于眾。”3月28日,美國食品藥監局FDA官網發出一則“緊急使用管理公告”,聲明可以滿足指定性能標準的可接受的呼吸器產品只有六個國家和地區,但其中不包括中國。
美國口罩的缺口比我們想象的更大,醫療系統、警察系統、軍隊系統這三個就是口罩消耗的巨頭。
醫療系統大家都很清楚,控制疫情本質上就是醫療系統在和病毒賽跑,跑得過,像中國一樣熬了一兩個月就可以大獲全勝;但是醫療系統一旦出現大量感染者,意大利和西班牙便是前車之鑒。
那么為什么美國還拒絕中國生產的KN95口罩呢?這或許與罪惡的資本主義有關。
根據市場經濟理論,美國人不愿意戴中國生產的KN95口罩,我們也無法逼迫,生意本就是一個愿打,一個愿挨。
但是美國現在自己每拖一天,感染人數就得增加一天,醫療系統、警察系統和軍隊系統就得被削弱一天。
美國的資本家現在不接受不進口中國的防疫物資,說明在他們極端的功利主義指導下,經過他們計算后覺得,相當于開放標準損失的錢,死亡人數增加的代價還是可以接受的。
他們現在就在賭日本、韓國、臺灣等地方的口罩產量能夠迅速增長,再支援美國,目前來看,有一定的賭贏概率。
這是一種典型的功利主義思想。
據了解,KN95口罩對尺寸為0.3微米或更大的非油性顆粒的過濾率至少達到95%,這與N95有著同樣的效果。允許進口和使用KN95將可以大大緩解美國口罩荒,但如果沒有FDA的批準,進口商就不敢貿然訂購KN95口罩,因為他們擔心會被海關扣押。根據行業人士透露,美國新批準的來自澳大利亞,巴西,日本,韓國,墨西哥和歐盟的口罩的產能遠不如N95或KN95。FDA的這個決定引起外界不少疑慮,不過,目前FDA并未就外界的疑慮作出任何評論。
據外交部網站消息,4月1日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主持例行記者會。北京青年報記者提問:據報道,KN95口罩是N95口罩的中國替代品,但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拒絕允許其進入美國。中方能否證實,對此有何評論?
華春瑩回答:我看到了這方面的報道,但不了解具體情況。坦白地說,我也不清楚,如果這個報道屬實的話,美方是出于什么考慮作此決定?當前疫情形勢下,口罩的確是各國急需物資,中國國內的需求量也非常大。中方企業正在開足馬力、加班加點、夜以繼日地生產,在滿足國內需求的同時,盡量為其他國家抗擊疫情提供物資保障。抗疫物資供應的確涉及不同國家和地區對產品的認證標準差異等具體問題。但我想,這些問題不應該成為抗疫物資合作的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