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線上電商雖然火熱,卻時常苦了等貨的“剁手族”,爆倉時常會惹爆消費者。為了提高物流質量,亞馬遜將利用小型無人直升飛機進行配送,而日本便利店“7-11”計劃在約16000家店鋪配備用于送貨上門的電動自行車。
雨果網從《日經中文網》12月10日的報道中獲悉:與亞馬遜的未來構思相比,7-11的嘗試看似是小巫見大巫。如果顧客生活的“商圈”中有便利店,那一般認為位于“半徑200米”、“步行五分鐘”的范圍內,因此從便利店即使步行也很容易送貨上門。然而,便利店員工如果擁有了電動自行車,那就更能輕松地實施商品配送。對于顧客而言,購買的食品和日用品將可享受由附近店鋪的店員送貨上門的服務。亞馬遜嘗試無人直升飛機進行配送的服務范圍將為距離物流中心約16公里范圍內。
相比具有美國特色的大膽構想,7-11的配送范圍只有其大約數千分之一,而配送的對象也僅為便利店銷售的商品。但是,這場競爭并不是僅此而已……。
據悉,在日本7-11便利店中能夠專門從事配送業務的店面就約有16000個,如果7-11的計劃順利實施,柒和伊集團內的所有百貨店、專賣店以及通過網絡銷售的商品將均可通過7-11便利店進行配送。這其實就是柒和伊控股會長鈴木敏文所指出的“全渠道零售(Omni-channel Retailing)”。該詞匯本身可能抽象難懂,但其想描繪的卻正是實體店與網絡協同運作的戰略之一。相反,如果要說亞馬遜的弱點,那或許是其支撐網絡銷售的基礎。日本快遞企業佐川急便因為價格被壓得太低而停止與日本亞馬遜之間的合作業務,有業界人士分析,很有可能在今后還能聽到其他公司喊出“無法承受嚴苛的成本削減要求,以及急劇增長的物流量”的聲音。IT企業等與合作伙伴構建的商業機制被稱為“生態系統”,如果觀察亞馬遜,其生態系統本身正在磕磕絆絆地擴大。另一方面,柒和伊的生態系統已經臻于成熟。
據了解,柒和伊一直在發展便利店業務,而亞馬遜則在挑戰石破天驚的構想。兩家公司看起來截然相反,但領導兩家公司的領導人卻屬于同一類型,都聲稱“將發展和專注于自己的模式”。亞馬遜重視加強網絡銷售基礎設施的建設,且最近數年來,也被認為正處于收回投資的大好時機,但其目光如今卻伸向了平板電腦的開發等更廣闊的領域。
其實說到最后,關鍵還在于“顧客的信任”。此前,作為“全球最大企業”而名噪一時的美國通用汽車公司之所以出現衰落,也許并非是因為日本車等競爭對手的崛起,而是其在那很久之前發生的缺陷車事件以及之后缺乏誠信的應對舉措。相比來說,日本柒和伊控股會長鈴木目前雖已81歲高齡,卻依然每天堅持試吃7-11的便當,其對品質的重視程度令人驚訝。
雨果網了解到:日本總務省統計顯示,日本65歲以上人口比10年增加了3成,而雙職工家庭也增加了1成以上。受消費結構變化的影響,日本的各超市企業也在加快布局“網上超市”和配送業務的提升。此外,美國亞馬遜等電子商務公司的擴張也對日本便利店造成威脅。盡管如此,2013年日本7-11便利店的利潤還是有所提升,預計將會達到350億日元,7-11憑借成功的供應鏈管理,實現了物流低成本化、效率化,在同其他零售企業的競爭中處于優勢地位。(編輯:何志勇)
【歡迎關注雨果網官方微信號:cif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