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東電商群雄逐鹿,NOON定位為中高端消費平臺,直接對剛亞馬遜,其創辦人阿拉巴巴曾直接表示:“亞馬遜,請你回美國去。” 他致力將NOON做成阿拉伯人自己的電商平臺,一度表示:中東電商市場不可能被外資壟斷。
在2019年年末,Kul悄悄在阿聯酋和沙特啟動,它被定位為“中東版Wish”,面向的是中低收入的消費群體,目標是以與Ali Express等平臺競爭。
在Kul幫助中心上的幫助文章都是由NOON工作人員撰寫的,Kul的網站將NOON列為后勤合作伙伴,并且在商店售賣NOON的產品。
在Kul上可以銷售手機(包括翻新的手機),香水,手表,家用電器和器皿。平臺上最便宜的香水在打折后以15 DHS的價格出售,最便宜的手機為DHS 33,手表的價格在7 DHS到70 DHS之間。
單筆訂單超過50 DHS(或50沙特里亞爾),將為阿聯酋和沙特阿拉伯的客戶提供免費送貨服務。
Kul也對中國賣家開放,上面90%的商品都產自中國。為了獲得更多價低、高性價比的貨源,它還將進一步深化與中國賣家的關系,這也讓許多中國賣家紛紛想要入駐,分一杯羹。
如果中國賣家想要入駐,則需要持有本地VAT稅號,并且要在開設店鋪之前提前申請。除此之外,擁有本地稅號的賣家,將同時入駐 Kul 和 NOON 兩個平臺,共享庫存,公用后臺系統。
也就是說,你的產品可以同時獲得雙倍流量。
那Kul做的究竟怎么樣?流量如何?
從整體流量上來看,Kul流量的增加是從今年八月開始,并且九月的流量相比于八月來說,增長了50.46%,由此可見,Kul確實涌入了一大波流量。
再從國家流量上觀察,Kul的消費者大多數來自沙特阿拉伯(占63.90%),其次是阿聯酋(占21.06%)。
結合以上數據,可推測是由于沙特增值稅上漲且國家取消了部分補貼,沙特居民淘金熱后,轉而縮減開支。另外,中東地區在九月迎來了開學季,但學生們一直處于線上學習的模式,電子設備、3C數碼等需求大幅增加,疫情導致家庭收入銳減,每個家庭的小孩過多,每個人都配齊一臺新設備屬實讓經濟吃力,因此將目光轉移到物美價廉的中低端消費平臺。
Kul的流量來源大多是由搜索、直接進入引流,但社交營銷也占了小部分。如果說NOON鋪天蓋地的廣告橫幅符合其定位的話,那么Kul反而從社交媒體入手,Facebook是社交媒體引流的主力,從居民發帖安利再到口口相傳。
而Kul上最受歡迎的是電腦配件設備和時尚服裝類,翻新電子產品極具性價比,
而來自中國的服裝款式多樣、物美價廉,深受當地人的喜愛。有些人可能會認為土豪們那么富裕,在穿衣打扮上不應該是全身大牌嗎?
但事實證明并非如此,中國出海top品牌商們將來自中國的“快時尚”展示給世界,中國時尚電商企業擁有絕佳的出海時機和底蘊,因為背靠強大的制造體系與完整的供應鏈。多以“爆款拉新”、自主設計等形式出海,沙特、阿聯酋等國家都處于發展階段,當地輕工業不發達,依賴進口,電商市場空間廣闊。
(來源:中東跨境電商匯)
以上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雨果網立場!本文經原作者授權轉載,轉載需經原作者授權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