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澳大利亞占據貼近亞洲市場的獨特優勢,但相關貿易談判遲遲未決,將影響到澳洲農產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優勢。多位澳洲農商領袖認為,簽訂自貿協定盡管無法照顧到各方利益,但卻是澳洲與其它國家建立持續增長的出口關系的第一步。
雨果網從《澳洲中文網》3月27日的報道中獲悉,澳洲貿易部長羅伯(Andrew Robb)周三在東京會見日本農業大臣林芳正(Yoshimasa Hayashi),再次呼吁日本政府在即將達成的雙邊自貿協定中擴大對澳洲牛肉和乳制品的進口。
羅伯和林芳正均聲明,兩國都有在年底前達成自由貿易協定的“明確意愿”。
羅伯此行也將會見日本經濟、貿易和產業大臣茂木敏充(Toshimitsu Motegi)。
但是,據了解談判進展的消息人士透露,澳洲在為本國牛肉和乳制品爭取更大的市場準入權方面,依然大有可為。
“這是一場艱難的談判,我們正處在困難的收尾階段。”羅伯說,“兩國都有敏感領域,但我不會在任何事情上讓步,會向日方表示堅定立場。”
貿易消息人士透露,協議最早可在艾伯特總理4月7日訪問日本時敲定,并于今年晚些時候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訪問澳洲時達成。
據了解,澳洲牛肉出口的價值高達每年19億元,但日本目前對澳洲牛肉征收的38.5%關稅是一個棘手的問題。在由美國主導的跨太平洋貿易協定(TPP)中,日本大力維護其大米、小麥、牛肉、豬肉、乳制品和糖業免受競爭影響,但該協定在美國國會也遇到了阻礙。
澳洲與日本的雙邊貿易額為每年710億元,2007年自貿協定談判開始前的可行性調查顯示,若能達成內容最為廣泛協議,將可在未來二十年內使澳洲GDP增加390億元。
共同社周三報導說,日本和澳洲未能在周三于東京舉行的部長級自貿談判中達成取消關稅的協議,僅確認談判將繼續進行。
共同社說,如果協定得以實現,澳洲將成為第一個與日本達成自貿協定的主要農產品出口國,而日本一直不愿開放其農業市場,這是為了保護其國內農業免受外來競爭。日本提出可以把對澳洲牛肉的關稅從38.5%削減至30%,但堪培拉正在推動將其削減至19%。
據悉,日本是澳洲牛肉的最大進口國,在2012年,日本進口的牛肉大約60%來自澳洲。
在結束對日本的訪問后,羅伯將在香港對商界人士發表講話,指出澳洲的資源熱潮還遠遠沒有結束。“資源產品的價格確實已經從歷史高位上回落,但需求仍然十分強勁,并會在未來的幾年甚至幾十年里保持非常強勁的狀態。”
雨果網了解到,澳新銀行(ANZ)澳洲農業部主管馬克?貝內特(Mark Bennett)近日表示,澳洲農業增長的障礙在于市場機遇有限,部分由于貿易壁壘和進口限制導致的不公平競爭。簽訂貿易協定至少可以打開雙邊關系的大門,促進雙向投資。澳洲需要諸如澳韓自貿協定這樣能夠開通亞洲出口市場、真正為澳大利亞農戶帶來實惠的平臺。
澳大利亞經濟中心(CIE)負責人大衛?夸克(David Quirk)表示,在包括歐盟在內的世界其它地區正在向韓、日、中等經濟體“暗送秋波”的大環境下,澳大利亞同樣需要看到不簽訂自貿協定的成本。(編輯:何志勇)
歡迎關注外貿行業第一微信號【cif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