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全球經濟的步伐,國際交流與貿易受阻,但跨境電商卻在今年迎來了一輪爆發式的增長。
疫情下,國內外“宅經濟”盛行,跨境電商對歐美及東南亞市場的滲透力不降反升,也就說,疫情不僅沒有影響跨境電商的發展,反而促進了跨境電商對國外市場的占有率,無論是進口,還是出口,跨境電商都在呈現大幅增長模式。
根據亞馬遜的初步披露和粗略估算,2020年,亞馬遜第三方賣家出售了價值2950億美元的產品,從2019年的2000億美元增長到了2950億美元,增長量為950億美元,增長率為47%;自營銷售額為1800億美元,從2019年的1350億美元增長了450億美元至1800億美元,增長率為35%。
2020年亞馬遜的商品總銷售額為4750億美元,從2019年的3350億美元增長到了2020年的4750億美元,GMV增長率達42%。
而在獨立站領域,Shopify今年的黑五網一成交數據也打破了去年的記錄,據Shopify官方數據統計,今年全球超過100萬Shopify 商家的成交總額超過51億美元!從11月27日到11月30日,黑五網一總銷售額超過51億美元,比2019年的29億美元增長了76%。
2020年前三季度,中國通過海關跨境電商管理平臺進出口額達到1873.9億元,同比增長52.8%,已超2019年全年,增長52.8%,遠高于外貿整體增速。測算顯示,中國跨境電商零售出口整體規模已超過1萬億元,2020年全球跨境電商交易規模有望達到12.7萬億元,今后仍將維持高速增長。
一個個亮眼的數據背后,既有疫情對于線上購物習慣的培養助力,也有全球各國政府“發錢”帶來的消費刺激。
反觀國內,今年的跨境大賣紛紛排隊上市的現象也印證了這個行業紅利已到,一片繁榮!那么疫情催生的跨境電商紅利期,在2021年還會繼續延續嗎?
根據尼爾森的最新研究,今年美國的全渠道消費激增了50%,其中在所有消費品的購買中有近一半是通過電子商務進行的。據尼爾森數據,從2019年9月到2020年9月,在線購物的購物者數量則增長了133%,其中選擇店內購買在線商品的人數增長了26%。
那么2021年跨境電商的還能繼續火爆嗎?
疫情助推全球消費習慣改變
疫情導致的居家措施,讓很多人不得不從傳統的線下購物轉為線上購物,疫情成為2020年跨境電商的助推劑。
那而最近有消息稱,英國境內發現了變種的新冠肺炎病毒,這種變種病毒正在持續擴散。根據調查發現,這些“變種病毒”的傳染性更強。
與英國鄰近的法國,于20日午夜起,禁止從英國出發的任何人員入境,禁令持續48小時,所有來往英國的航班和輪渡全部癱瘓,英國人為此積極游說法國重開邊界。同為美國盟友的加拿大甚至宣布,無限期禁止來自英國的航班入境。另外還有德國、愛爾蘭、比利時、瑞士等40多個國家發布類似禁令。
可以看見的是在短時間內,疫情將繼續影響全球的往來與經濟,民眾還將繼續適應長期的居家隔離措施,而線上消費在未來較長時間依舊會成為主流趨勢。
RCEP簽訂,跨境電商迎來重大利好
上個月,歷時8年,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終于在2020年11月15日正式簽署。
據悉,RCEP是全球最大的自貿協定,成員國包括東盟10國與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這15個成員國的總人口、經濟體量、貿易總額均占全球總量約30%。“RCEP簽署,對中國而言,在外經貿領域是僅次于WTO的標志性事件”,
隨著RCEP的簽署,跨境電商也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在RCEP框架下,跨境電商交易將會變得更加簡潔。
簡化海關通關手續
在自貿區內,采取預裁定、抵達前處理、信息技術運用等促進海關程序的高效管理手段,在可能情況下,縮短快運貨物、易腐貨物等的放行時間至6小時內,加快跨境物流運輸。
因各國海關通關時效不一,且無法保證,導致商品運送效率低下,從而阻礙了跨境電商的發展。而自貿區內簡化海關通關手續,實現貨物快速通關,將助力跨境電商在區域內高速發展。
電子商務免征關稅
協定同時要求15個成員國均需承諾降低關稅、開放市場、減少標準壁壘。協議中,零關稅的產品數量占貿易產品總數的90%以上。協議的服務貿易和投資開放水平也高于原有的“10+1”自貿協定。
關稅降低、準入限制減少,將大大降低區域內貿易的限制性,為進一步擴大貿易創造了良好條件。根據國際智庫測算,2025年,RCEP可望帶動成員國出口增長比基線多10.4%。
RCEP覆蓋區域人口達22.7億,GDP達26萬億美元,出口總額達5.2萬億美元,均約占全球總量30%,這也意味著,全球約三分之一的經濟體量將形成一體化大市場。
RCEP成立以后,在協定的區域內規則會更統一和規范,這會給區域內的國家互相貿易帶來較大便利,大大降低企業經營的不確定性。這將進一步促進出口跨境電商行業發展。
國家政策包容度更高
2020年前所未有的貿易摩擦和疫情危機,傳統外貿和跨境電商的處境,是冰火兩重天的對比。
無論是單循環、雙循環、內循環、外循環,解決消費低迷和消化高產能都需要時間。為了拉動出口馬車,政策會傾向引導和鼓勵,跨境電商成為這波政策紅利的受益者。
研究2012年以來的政策會發現,跨境電商一直處于“小步快跑,試錯迭代”的狀態,政策的包容度非常高。
跨境電商連續3年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今年兩會報告再度釋放出信號:
促進外貿基本穩定,加快跨境電商等新業態發展,提升國際貨運能力。
十四五規劃中,大大親自在進博會上強調:
中國將挖掘外貿增長潛力,為推動國際貿易增長、世界經濟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中國將推動跨境電商等新業態新模式加快發展,培育外貿新動能。
“加快發展”和“新動能”的定位,把跨境電商從幕后拉到臺上,納入國家層面合規監管和助推發展,行業進入國家戰略推動期。
結語
內有國家支撐,外有時代紅利,以中國跨境賣家的勤勉和智慧,未來可期,前景可觀。
(來源:獨立站男孩)
以上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雨果網立場!本文經原作者授權轉載。
(來源:獨立站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