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全球線上購物的大發展,市值達到740億元的安克創新、估值超過150億美元的SheIn等標桿案例的涌現,更是為跨境賣家品牌化的熱潮添了把火。這些標桿案例的成功,不僅為眾多跨境賣家提供了轉型升級的可行路線,也讓資本市場看到了跨境電商賣家品牌化的巨大成長空間,進而以真金白銀為該領域提供加持。
比如,在2020年與2021年2月之間:領星(ERP)獲得7000萬融資;飛盒跨境(物流)獲千萬美元融資;泛鼎國際(物流)獲數億元融資;船長BI(ERP)獲1億元融資。
這是我們跨境電商人的幸運,說明我們走在了一個正確的路上。
沒錯,我們跨境電商行業至少還有10年的增長期。 我們說的是至少。
跨境平臺目前經營的店鋪類型:鋪貨型、精品爆款型和“品牌化+護城墻型”的三種類型的賣家稍后做重點分析。這和跨境電商賣家的品牌化有關。
跨境電商賣家的品牌化過程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平臺的紅利期,只要有貨一般就能賣出去;第二階段,商家越來越多,產品逐漸豐富,消費者渴望更有品牌、更具信任度的產品,垂直精選優品就出現了;第三階段,品牌增多使競爭加劇,促使垂直領域誕生更專業、實力更強的大品牌。
對比看,如今跨境電商的品牌化嘗試正處在第二階段。跨過品牌這道檻,意味著賣家將獲得更高的毛利空間。
一、鋪貨型賣家
對于鋪貨型賣家,即便有很高的銷售額很高,利潤也不錯。鋪貨,大致分為泛鋪和精鋪兩種模式。泛鋪的特點,就是海量的SKU,海量的賬號,上人,上貨,軍團作戰,幾乎跟紡織行業一樣勞動密集。發貨方式一般是國內自發貨,然后以小比例的海外倉打配合。
這些賣家找到能夠出單的貨,海量鋪上去。一個SKU,一天出一兩單,三四單也行,出10000單,可能要鋪10000個SKU。有些SKU上去,沒出單,死掉就死掉了,能出單的,則繼續留著并進行粗放式運營,因為實在沒有太多時間管理。這種模式看似有些過時了,但依然有一批賣家還在頑強地活著,還在賺著屬于自己的那份錢。
精鋪模式也是鋪,但比泛鋪模式,無論在SKU數量上,還是產品類目上,都更加克制。他們會精選幾個類目,用FBA的方式囤積一定數量的貨物。每個SKU出單量也不會奢求大高,每天有幾十甚至十幾單就可以。因為SKU數量也不少,總體銷售額也比較龐大。這個模式也有缺點,海外倉要積壓許多資金,在SKU方面也有所“克制”,因此其總體天花板也比較低。
不管精鋪還是泛鋪,都需要大量的平臺賬號(店鋪),因此,需要用大量公司來專門注冊賬號。即便像賽維這樣的計劃上市的企業,也搞了800多家公司,不作經營,專門用來注冊店鋪,而有棵樹,則是“店鋪之王”,手頭上有3000多家店鋪。
不管哪種鋪貨模式,都是一種“克隆”模式,無法形成自己的門檻,沒有自己“護城墻”、會被同行輕易復制乃至超越的公司。這一過程,就相當于從簡單粗暴的鋪貨模式過渡到了精細化運營時代,品牌化的思路也慢慢成型
總結:給中小型賣家建議:可以選擇多店鋪,精細化運營跟著平臺扶持走,風險低,市場也鋪的快!快速向中上賣家發展
二、精品爆款型賣家
這類賣家的團隊不大,可能就是五六七八個人,但營收額往往達到了幾個億。比如,深圳一個夫妻店模式的賣家,年銷售額達到了2個億,廣州一個六七個人的團隊,一年也賣到了4個億。這類賣家的特點是,手頭只有幾個店鋪,每個店鋪只有30個到50個SKU。
在選品方面,往往不會刻意去挑選“小眾、垂直、利基”的產品,而是專挑熱門、爆款但競爭激烈的常規產品,比如藍牙耳機,香薰機、鼠標等。只要選中了,就會集中所有力量和資源去構建供應鏈關系和打造店鋪,一旦做起來了,出單量非常大,可以實現“四兩撥千斤”的效果。此外,這類店鋪做起來之后,出單量大,需要進行大量的海外倉補貨,這意味著要積壓巨額資金在里面。此外,店鋪數量本來不多,如果其中一個店鋪出了問題,可能會積壓了大量庫存,存在巨大風險。這方面,大賣家環球易購的母公司跨境通是一個例子,因為步子邁得太快,積壓滯銷存貨兼計提減值就超過了20億。伴隨著運營模式的升級,這些從海外電商平臺起步的跨境賣家紛紛希望通過品牌化,不斷提升自身價值,獲取更大的發展空間。
中上型賣家建議:這個時候要快速的結合當地kol進行品牌宣傳,各大站外流量齊頭并進,形成強有力的品牌效應,快準狠的打造自己的私域流量,形成完整生態體系!
三、品牌賣家
很多人說,SheIn的SKU很多,上新非常快,也屬于鋪貨賣家。沒錯,但SheIn鋪了很多貨,但它的更大屬性是快時尚品牌,影響力已深入歐美廣大用戶尤其是女性消費者心目中。因此,品牌是SheIn的最大塊的資產。它的品牌,很大程度上源于其“私域流量護城墻”的支撐。
SheIn自己的官網Shein.com,就是一個龐大的私域流量池和完整的生態體系。
Similarweb的數據顯示 ,Shein.com網站月均流量在6千萬 ,基本上每天至少有100萬的獨立訪客來網站。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流量中直接流量占了31%。另一部分,是通過SEO、內容營銷等,實現了大量的自然搜索用戶——通過谷歌自然搜索結果鏈接進來的,而不是通過競價廣告進來的訪客。這些用戶頻繁訪問它的網站,給它帶來了龐大的免費流量。
SheIn另外一個護城墻就是設計能力,在其深耕多年的供應鏈支撐下,非常擅長高頻率推出有特色、有個性而價格又實惠的單品。以至于其網站跳出率不到40%,平均訪問客戶停留時間達了10分鐘。這跟它的產品設計風格、產品豐富度有著巨大關系。
安克(Anker)的例子,也是大同小異。雖然安克私域流量池無法與Shein并肩,但其品牌力非常強。安克走的是DTC(Direct To Customer)品牌的道路,即產品直接面向消費者。旗下品牌不多,包括Anker、Soundcore、Eufy、Nebula等幾個,分別部署充電、音箱、耳機、智能家居、影音娛樂等幾個領域,店鋪數量也不多,主打精品。
做的產品就是我們上文說的“精品爆款類的”,如移動電源、 充電線、車載充電器、藍牙音箱、耳機等產品。這類產品受眾足夠多,市場足夠大,但競爭激烈。跟“精品爆款型賣家”不同的是,安克成功地建立了自己的品牌,在歐美消費者中有相當的影響力。安克的品牌,隨著亞馬遜的擴張而擴張。依照安克自己的說法,在亞馬遜覆蓋歐美市場里,安克品牌知名度達30%,平均每3人都知道Anker。在歐、美、日有6500萬用戶。對于這個數據,我們持保留態度,是否有水分,有待確認。但安克的品牌已經在歐美打出來了,這個事實。
安克有自己的獨立品牌網站,通過亞馬遜、谷歌等渠道引流,那么多年來,也沉淀了相當規模的用戶了。另外一個是,安克非常重視打造私域流量。第三方數據顯示,安克在YouTube的視頻,播放次數超過了9400萬次。Instagram粉絲 13.8萬 ,Facebook 粉絲36萬,在推特、領英等渠道,也有自己的布局。全渠道加起來,達到了相當數量。(安克數據稱,1000萬級活躍用戶)大家知道,隨著亞馬遜等平臺賣家數量激增,廣告競價成本越來越高,獲客越來越難。安克龐大的用戶群體和私域流量池,顯然是支撐其價值的有力因素。此外,安克具有另外一個強大的護城墻,那是它的研發能力,這是安克敢于做大紅海產品,且可以從中殺出血路的最重要保障。
這些標桿展現出的驚人力量,讓外界開始重新認識跨境電商品牌的價值。2020年6月,在一場內部會議上,SheIn宣布銷售額已超過 400 億元,2020年有望沖擊千億;8月,據媒體報道,SheIn 已完成了 E 輪融資,估值超過 150 億美元。安克創新為代表的跨境品牌在二級市場也受到認可。2020年8月,成立于2011年的安克創新登陸創業板,上市首日,安克大漲121%,目前其市值已超過700億。
結語:對于跨境電商賣家企業來說,體量不斷增大后,庫存量、物流、供應鏈、團隊都會不斷擴大,因此“錢永遠不夠用”。除了“小富即安”的賣家,要走品牌化,平臺化道路,一定是要從投資人手中“拿錢”的。行業大賣成功上市,拿到融資后期可以形成這些產業鏈上下游牽線搭橋,每個供應鏈互相合作,實現最大化的利益
可以預見的是,“向品牌化走”的精品跨境賣家也將越來越多。從全局的角度考慮,伴隨著國內勞動力紅利的消失,品牌化轉型符合中國產業升級的趨勢,即通過品牌塑造與服務升級打造擁有更高附加值的產品。對千萬中國跨境電商賣家來說,品牌化轉型,既是時代要求,也是新的機會。走向海外的星辰大海,是每一跨境電商賣家的方向!
(來源:lazada速賣通服務商coco)
以上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場!本文經原作者授權轉載,轉載需經原作者授權同意。
(來源:跨境C位co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