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埃及紡織業日漸沒落,亟需政府大力支持。
商務部駐埃及經商參處援引《埃及公報》5月26日的報道,紡織業是埃及的支柱產業之一,擁有大約400家工廠,吸納的就業人口有30萬,其中7萬人在國有企業,23萬人在私營企業。為埃及貢獻了四分之一的非農業勞動崗位,紡織品出口占非石化類產品出口總額的27%。
2011年埃及政局突變以來,其紡織業受到沉重打擊。因為缺乏資金支持,埃及紡織企業在購買原材料和支付工人工資方面捉襟見肘。同時,由于設備老舊和維護不周,僅有30%的國營紡織企業能夠實現最大產能運行。設備的陳舊也直接影響到產品的品質。
報道指出,如果政府不盡快拯救紡織業,埃及的紡織產品將在國際市場上逐漸失去競爭力。
然而,現金缺乏的銀行業也拒絕給紡織行業貸款。
由于資金匱乏,埃及紡織企業一般選擇在國際市場上購買每公擔(100公斤)價格在600埃鎊至700埃鎊之間的低等棉花,而高質量的埃及棉每公擔價格為1000埃鎊。由于埃及棉國內市場縮小,棉農種植積極性受到打擊,埃及棉產量逐年降低,2012年為380萬公擔,2013年降至250萬公擔。
此外,外國的紡織品制造商更傾向于使用短絨棉。短絨棉已經占據了97%的市場份額,而埃及的主打產品依舊是長絨棉。同時,由于長絨棉在全世界的推廣種植,埃及的長絨棉在品質和價格上已經失去國際競爭力。
這種情況將造成惡性循環,最終使埃及紡織產品失去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
雨果網另外了解到,埃及動蕩已經持續較長時間,如今埃及總統大選正在進行,有望在6月初結束大選。據該國媒體猜測,埃及前軍方領導人塞西將毫無懸念當任埃及新總統。總統選舉是穆爾西下臺后埃及政治路線圖中至關重要的一步,其順利完成對埃及政治進程有著重要意義,隨后議會選舉、組建新政府等將隨之展開,埃及有望結束動蕩局面,走向正常化的軌道。
業內人士分析稱,若埃及在“強人塞西”出任新總統后,其政局將會日漸趨于穩定,這對該國的紡織業復蘇將會有幫助。不過,在如今埃及本土紡織服裝產業陷入困境之時,埃及勢必會從國外進口更多的紡織服裝產品,這對中國及其他國家的紡織服裝產品出口則是一大利好。(來源:商務部駐埃及經商參處)
歡迎關注外貿行業第一微信號【cif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