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授權轉載自:跨境電商爆料專業戶
盡管人們普遍預測,美國關稅升級將促使亞馬遜賣家采取多市場布局戰略來降低風險,但 Marketplace Pulse 數據顯示,這種預期的轉變并未實現。【關注更多非美區新興市場!7月15日(深圳)與行業大賣一起暢聊2025中東新趨勢,亞馬遜中東站的潛力爆款亟待補貨,更有TOP大賣如何借力工具實現站外流量高訂單轉化!→點擊報名】
四個月前,Marketplace Pulse 分析顯示,69.36% 的亞馬遜賣家只在一個站點運營。目前,這一數字基本保持不變,仍為 69.24%,這表明僅靠關稅不足以激勵賣家克服國際擴張的實際障礙。
這種預期合乎情理。4月2日,特朗普宣布“解放日”關稅,對美國主要貿易伙伴征收高額關稅后,預計會出現一波多市場擴張浪潮,因為賣家會尋求多元化發展,擺脫受關稅影響的供應鏈。
電商加速器 Pattern報告稱,自關稅宣布以來,品牌的多市場擴張請求增加了 47%。然而,請求和實際執行情況卻大相徑庭。
Marketplace Pulse 對超過 500 萬亞馬遜賣家的分析顯示,3 月至 7 月期間(基本上是關稅前后時期),擴張模式幾乎沒有變化。
單一市場賣家僅下降了0.12個百分點,降至69.24%,而在六個或六個以上市場運營的賣家比例幾乎沒有變化,從6.18%降至6.23%。數據表明,盡管關稅問題可能會引發戰略討論,但它們尚未轉化為賣家群體有意義的行為改變。
亞馬遜美國本土賣家歷來對國際擴張的興趣有限。一年前,Marketplace Pulse 的數據顯示,美國本土賣家在北美以外市場賣家總數中所占比例不到 1%。一年過去了,隨著關稅壓力的加大,這一數字也幾乎保持不變。
與此同時,中國賣家展現出最積極的國際擴張模式,無論關稅如何,其業務幾乎占據了所有主要國際市場。日本仍然是亞馬遜最后一個本土賣家占主導地位的成熟市場,盡管這一市場也面臨著越來越大的壓力。
理論上,國際擴張是唾手可得的成果——現有的供應鏈、成熟的產品以及亞馬遜統一的全球基礎設施應該能夠讓地域多元化變得簡單。但在實踐中,復雜的監管、稅務義務和運營成本造成了巨大的摩擦。歐洲市場的增值稅申報結構、英國脫歐相關的復雜情況以及《通用產品安全條例》等新法規,都造成了額外的官僚層級,無論關稅水平如何,這些層級都會持續存在。
市場規模差異也會影響擴張決策。根據 SimilarWeb 的數據,亞馬遜 22 個非美國市場的流量總和僅略高于亞馬遜在美國的流量。當賣家評估努力與潛在回報時,許多賣家認為僅美國市場就提供了足夠的機會。
四個月對于分析宏觀國際擴張趨勢來說相對較短。然而,這段時間內缺乏任何動向表明,僅憑關稅不確定性并不能像許多人想象的那樣,對國際擴張產生微觀激勵作用。
(來源:雨果網的朋友們)
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場!如有關于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于作品發表后的30日內與雨果跨境取得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