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雨果網【吳以輝】編譯:泰銖兌美元的匯率目前飆升至16年以來的最高水平。為了彌補因泰銖升值而產生的損失,泰國政府提高了大米的美元價格,海外購買商業紛紛抵制,這引起了泰國出口大米滯銷。泰國政府為削減大米庫存量采取減息和補貼的方式支持大米出口。但是該舉措引起了世界貿易組織的憂慮,他們擔心泰國政府的補貼行為違反了世貿組織關于“國內支持限度”的規定。
大米出口受泰銖升值影響
雨果網從泰國《曼谷郵報》5月3日的報道中獲悉,目前,泰銖反彈至16年來的最高水平。泰國是世界最大的大米出口國,泰銖升值將使該國的大米口業務受到嚴重影響,與此同時,政府削減大米庫存的努力也將被弱化。
泰國商務部長Boonsong Teriyapirom表示,政府試圖通過提高大米的美元價格來抵銷因泰銖升值而遭受的收入損失,但這一舉措受到海外大米購買商的聯合抵制。據悉,相比兩年前,泰國大米庫存量在2012-2013年翻了一番,達到1160萬噸(公噸)。
在2011年,英拉政府以高于市場的價格向農民購買大米,以此來維持農民的收入。這一舉措使廣大米農受益的同時,卻導致大米庫存量劇增。
商務部長Boonsong先生表示:“如果泰銖繼續維持在這個水平,我們的大米銷售肯定會受到嚴重影響。如果我們不能向出口商出售,只能賣給泰國本地市場。”
今年泰銖兌美元的匯率上升了3.9%。 在4月19日,泰銖與美元的匯率高達28.56。
泰國農產品出口量在今年下滑了8%。 大米、橡膠、甜薯和漁產品的出口都受到嚴重影響。泰國農業收入占其經濟總量的12%。 農產品出口受滯將影響泰國整個國民經濟。
泰國政府或補貼大米出口
泰國銀行大幅度削減利率,盡其所能地阻止泰銖升值。根據美國糧食與農業組織統計,泰國大米的高儲備量將使全球總儲備量達到17300噸。
泰國大米價格下降了3.4%,達到564美元一噸。泰國政府每年花費3000億泰銖儲備大米,在2011年購買了22000噸稻谷。
政府力圖在今年將大米出口量維持在800萬噸的水平,其中,500多萬噸大米出口到中國、韓國和南非等國家。
在第一季度,泰國大米出口量下滑至于140萬噸,下降比率為6.7%。
世貿組織農業委員會及其歐美成員在一次會議中表達出了憂慮,他們擔心泰國政府采取的“大米計劃”以及通過補貼方式促進大米出口的行為,可能將違反世貿組織規定的政府“支持限度”。